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

ID:12564281

大小:481.5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8-07-17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_第1页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_第2页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_第3页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_第4页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定义:指椎管内注射药物(麻醉药物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性作用以及技术操作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目的:希望引起大家对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密切关注和深度思考,明确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基本防治原则、降低麻醉风险并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全脊髓麻醉恶心呕吐尿潴留3216异常广泛的脊神经阻滞451生理效应相关并发症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低血压:广泛的阻滞平面、原有的低血容量、术前合并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或丙嗪类药物、高体重指数、老年患者、联合应用区域阻滞或全麻。麻醉后交感神经受阻滞致血管张力降低

2、是产生低血压的基本原因。心动过缓:广泛的感觉阻滞平面、应用受体阻滞剂、年轻人、原有心动过缓。心跳骤停:脊椎麻醉、进行性发展的心动过缓、髋关节手术、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预防措施:防止阻滞平面过广纠正低血容量美国住院医师培训项目中规定,产科病人在实施椎管内麻醉前必须经静脉注入1000ml液体。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椎管内麻醉前注入一定量晶体液或胶体液可减少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因此椎管内麻醉时必须补充足够的液体应视为常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关键在于增加回心血量和治疗严重的心动过缓。一般治疗包括:吸氧、头低位、加快输液等。血管活性药物

3、使用原则:(1)健康人轻到中度的非进行性低血压可暂不处理,密切观察;(2)中度到重度或迅速进展的低血压和(或)心动过缓可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麻黄碱、苯肾;山莨菪碱、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3)严重者应首先立即应用肾上腺素,必要时进行完整的心肺复苏。(4)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实施椎管内麻醉时发生血压下降,如果病人心率不低于60次/分,提升血压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或苯肾上腺素为主,尽量避免使用麻黄素与多巴胺。此类药物可使心率增加,増加心肌耗氧量,易诱发心绞痛,故不作为首选药物。呼吸系统并发症呼吸抑制和呼吸停止是椎管内麻醉极为罕见的并发

4、症,前者见于麻醉阻滞平面过高、麻醉辅助应用镇静、镇痛药。后者多由全脊髓麻醉或广泛的神经阻滞引起,其发生的主要病因是由于局麻药向头端扩散,直接作用于延髓的呼吸中枢,或严重低血压导致脑干缺血所致。呼吸系统并发症预防:(1)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和给药方法,严格控制局麻药剂量,避免超过手术要求的高平面阻滞;(2)减慢给药速度或分次给药、腰麻采用重比重夜并抬高头部,均可减少药物向头端扩散;(3)凡辅助应用镇静、镇痛药者,应严密监测呼吸功能,直至药物作用消失。治疗:(1)及早发现呼吸困难;(2)判断呼吸困难程度:患者能够说话,握手有力证明平面在颈段

5、一下以及膈肌未受累;(3)对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应采用面罩辅助通气、呼吸机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控制通气支持呼吸功能。全脊髓麻醉典型临床表现:硬膜外麻醉中由于大剂量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注药后迅速出现(一般5分钟内)意识不清、双瞳孔扩大固定、呼吸停止、软瘫、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跳骤停。预防:在给药方式、注药剂量、操作等方面进行预防。治疗:停止给药、吸氧、纠正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扩容、严密监测至神经症状消退、心肺复苏。异常广泛的脊神经阻滞临床特征:延迟出现(10—15分钟)的广泛神经阻滞,阻滞范围呈节段性,没有意识

6、消失和瞳孔变化,症状不对称分布。预防:采用试验量。特殊患者减少麻醉药用量。处理:同全脊髓麻醉。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椎管内麻醉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3%~42%,女性高于男性,尤其是年轻女性。危险因素包括阻滞平面超过T5、手术牵拉刺激、低血压、术前应用阿片类药物、有晕动史。处理:立即吸氧、做深呼吸、头偏向一侧;暂停手术减少刺激或行内脏神经阻滞;使用氟哌利多等药物;阿托品对高平面所致恶心呕吐有效。曲池穴针刺法。局麻药的全身毒性反应马尾综合征短暂神经症(TNS)321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42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局麻药的全身毒性反应局麻

7、药的全身毒性反应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心血管系统。通常,CNS比心血管系统对局麻药的作用更为敏感。引起CNS毒性反应的局麻药剂量和血药浓度低于引起循环系统毒性反应的剂量和浓度。局麻药的全身毒性反应局麻药的CNS毒性表现为初期的兴奋相和终末的抑制相。初期症状包括头晕和眩晕,然后是视觉和听觉异常(如注意力不集中、耳鸣)主观症状:定向力异常和间歇性困倦;客观症状:兴奋、寒战、肌肉抽搐、面部肌群和四肢远端震颤,最终发生强直阵挛性惊厥。终末抑制相:抽搐发作停止,呼吸抑制,甚至呼吸停止。服用CNS抑制药后的患者,CNS抑制之前并不发生

8、兴奋症状。局麻药的全身毒性反应局麻药对心脏和外周血管具有直接效应,并通过阻滞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间接影响循环系统功能。初期表现为由于CNS兴奋而间接引起的心动过速和高血压。末期则由局麻药的直接作用而引起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