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释电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热释电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ID:12571817

大小:29.9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7

热释电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设计_第1页
热释电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设计_第2页
热释电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设计_第3页
热释电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设计_第4页
热释电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释电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热释电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设计此文档为毕业论文初稿,已录入论文库,请勿抄袭,以防追究法律责任.谢谢!摘要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离不开感官从环境中获取各种信息。在现代以高科技主导的信息社会中,日常生活、医学、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军事等活动中需要的各种信息远远超出了人的感官的能力。为此科学家开发出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探

2、测器。探测器可以看作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其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大到我国的探月工程,小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随处可见。探测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已经进驻了各行各业,它在各行业中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将介绍热释电效应及其探测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噪声分析等等。另针对热释电红外探测中微信号放大时的低信噪比问题,在分析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及前置放大电路噪声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热释电红外探测前置放大电路。电路仿真表明,文中所设计的前置放大电路具有低频特性好、高信噪比、高增益的

3、特点,能有效放大微弱信号。关键字:热释电;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高信噪比;第一章1.1引言——————————————————————————————————————------------------------------------------------------------------------------------------------热释电探测器是70年代以来取得重大进展的一种新型热探测器。它利用某些特殊材料的热释电效应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从结构来看,热释电红外焦平

4、面探测器主要有混合式和单片式两种。混合式焦平面探测器的探测器列阵芯片和读出电路芯片分别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然后通过铟柱互连。这样,就可使探测器列阵芯片和读出电路芯片分别测试以确保各自的性能。这种结构的热释电焦平面探测器是目前的主流产品。单片式焦平面探测器是采用读出电路上生长微桥作为光敏元材料支撑和热隔离结构。经过20年的发展微桥结构的热释电焦平面探测器的灵敏度已达到第一代和第二代致冷焦平面探测器之间的水平,其NETD通常优先于0.1K,可达0.05K。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是获取目标景物红外光辐射信息的

5、重要光电器件,其中的热释电焦平面探测器所具有的性价比高,可靠性好,长波工作,功耗小,寿命长,重量轻,体积小等优势,使得它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红外探测技术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夜视仪、报警、防火、医疗、自动控制等领域。其中,利用热释电效应开发的红外探测器由于具有非制冷的显著特点而倍受关注。热释电效应是指:在具有自发极化的热释电材料中,当材料温度发生变化或吸收热量后,因材料自发极化强度发生变化而在材料表面释放出电荷的现象。红外探测器是红外成像的核

6、心部分,其前置放大器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部件,它的功能是将红外探测器接收到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给后续处理电路。然而,由于红外热释电探——————————————————————————————————————------------------------------------------------------------------------------------------------测器的响应信号十分微弱(一般为微伏级),故对前置放大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低噪声、高增益、低频特性好及

7、抗干扰能力强。因此,前置放大器对整个红外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针对热释电探测器的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增益、低噪声的前置放大电路设计方案。1.2热释电探测器的发展状况1800年,英国科学家海谢尔做了一个实验,他把阳光分成彩色光带以后,用温度计来测量各种光的温度,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靠近太阳光深红色光外的不可见部分,温度竟比红光还高。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因为以前只知道太阳光有七色,至于在七色之外的黑暗中还存在着什么物质,是不清楚的。于是,海谢尔设想在太阳的辐射中,除了可见光以

8、外,一定还包含着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辐射。后来经过实验证明:这种辐射还存在于其他物体发出的辐射中。当时,人们就称它为“不可见辐射”。由于这种“不可见辐射”是在红光的外边发现的,所以,后来就称它为红外辐射,又叫它红外线。1887年,人们在实验室中成功地产生了红外线,使人们认识到: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到了20世纪,由于生产实践的需要,推动了各项新技术的发展,红外科学也从实验室走出来,开始应用到生产上,并形成了一门崭新的技术一红外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