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

ID:12584147

大小:3.02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7-17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_第1页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_第2页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_第3页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_第4页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饮酒》陶渊明1、《桃花源记》(散文)2、《五柳先生传》(传记)3、《归园田居》(田园诗)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二、时代背景战乱、黑暗、灾荒三、生平思想精神自由,向往田园生活,不为形体欲望、后世声名、别人的赞誉所拘束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首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魏以来继承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

2、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记》。作者简况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思路结构底色(平淡、安静)——意境深入(从容、淡定)——升华(真意无法表达)渊明诗有奇绝不可及语,如“结庐在人境”四句,有诗人以来无此句。(王安石)思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的“真意”是指什么?《乞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副虚期。谈谐终日夕,

3、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于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思考:对于陶渊明归隐的内心真实性,大家是否也有怀疑?大家对他的归隐持怎样的看法?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更(gēng):相互更替;邵生:邵平,“生”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通称;宁:哪里;似:比得上;逝:发语词思路结构论点(衰荣无定,相互更替)论据(邵平的典故)结论(人道亦如此)应对态度(释怀、饮酒)———陶渊明诗歌特征:一、真真实率性,能够将景、事、情、理融为一体。方东树《昭昧詹言》:读陶公诗,专取其真事、真景

4、、真理。真,不烦绳削而自合。施补华《岘佣说诗》:陶公诗,一往真气自胸中流出,字字淡雅,字字沉痛。语云:识曲听其真,读陶诗亦须识出真处。二、淡淡然自得,泊然无为。追求可与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素心人”为邻。(素心人:心地淡泊之人。)严羽《沧浪诗话》: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朱熹《朱子语类•论文下》: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二)、梁萧统《陶渊明集序》说:“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吴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即用含蓄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苦闷与追求。正如欧阳修所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三)北宋的苏轼说:“不知陶公方饮酒中,何缘记得此许多事。”(《书

5、渊明饮酒诗后》)。饮酒诗中并不单纯写饮酒,其中的内容实际上相当复杂,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将这组诗题为“饮酒”?解题(一)、饮酒诗是陶渊明归田数年后(具体年数有争议)写的一组咏怀言志诗,题为“饮酒”,应该说是用心良苦,是为逃避当时的文网。既有时代色彩,又富于个性特征。三、简其源出于应佉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陶诗下辞简洁,造句省净、深刻。钟嵘《诗品》: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

6、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兼:加之,并且;比(bì):近来;聊:姑且序文二、《饮酒》一、主要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陶诗的创作题材以组诗的形式写成的咏怀诗,共二十首,不是一时所作。内容借饮酒书写情怀,寄寓很深的感慨。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四、仕宦经历五次出仕: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29岁,第一次做官,江州祭酒——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荆州府属吏,职务不明——元兴三年(404),刘裕幕府中,镇军参军——同年,建威将军刘敬宣幕下,建威参军——义熙元年三月(405年),彭泽县令听读全诗,想想这首诗讲了几

7、层意思,分别写的是什么?赏析: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按节奏诵读诗歌:1至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至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原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