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镇中学办学概况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镇中学办学概况

ID:1258647

大小:7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9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镇中学办学概况_第1页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镇中学办学概况_第2页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镇中学办学概况_第3页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镇中学办学概况_第4页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镇中学办学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镇中学办学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炎山镇中学历史概况陈大忠一、炎山镇简介炎山镇位于昭阳区城西113公里,面积77.6平方公里。炎山镇政府驻地炎山村,海拔1986米。东与大山包接壤,南与田坝乡相连,北与大寨乡毗邻,西北临金沙江同四川省金阳县对坪乡、芦稿镇隔江相望。地处凉山系五莲峰分支,西北为金沙江河谷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境内山峦叠嶂,沟谷纵横。最高海拔2946米,最低海拔499米。立体气候特点突出,江边河谷地带气候炎热;二半山区气候温和,高二半山区气温较低。乡驻地年均气温13.6℃,年降水量700毫米,年日照数2100-2150小时,无霜期230天。土壤为水稻土、黄棕壤、棕壤,呈酸性;江

2、边河谷有燥红土,呈碱性;主产玉米、马铃薯、水稻。有大量的铅锌矿矿藏。有耕地15894.33亩,其中水田848亩。有天然林48226亩,森林覆盖率6.24%。全镇辖炎山、屋角、小田、大沱、松乐、中寨、大沟、庙湾8个村民委员会,50个自然村,183个村民小组。有汉、彝、仲、苗等民族。炎山原名欢喜坝(实际是山间台地,并非平坝),因夏天炎热,故又叫炎山,或称燕山。也有人说,解放前,这里普遍种植大烟(鸦片烟),故叫“烟山”,后转化为炎山,不过这种说法缺乏根据,似是一种想当然的说法。1952年,炎山设炎山区,辖大寨子、大山包和苏甲乡的部分地区;1966年,大寨子、

3、大山包、苏甲成立公社,炎山公社辖地划少,1984年改为炎山区,辖炎山、田坝两个乡;1988年11月区改乡,田坝另设,炎山乡辖炎山、庙湾、屋角、小田、大沱、松乐、中寨、大沟8个行政村。2012年撤乡建镇。 二、炎山中学历史简介        炎山教育有着悠久历史,民国20年前龙卢两大家族及之前的屋角望族徐家就已开办私塾,可惜具体情况尚未考察清楚。民国22年(1933年),卢汉回乡(一说是为其母60大寿回来),亲选地址,委托当时昭通王县长修建学校;龙涌泉捐献地基、木材,龙云、卢汉和乡绅民众捐资,省教育厅扶助,修建炎山小学;卢汉还捐了一批图书。民国23年冬,

4、学校落成,称炎山高级初级小学;次年招生;民国25年(1936年)定为云南省立炎山两级小学;1939年5月5日,炎山小学校长李宪文呈文王县长,为捐资兴学人员祈转请褒扬:龙涌泉、卢建忠、龙云、陈芝华、军团长卢公、龙泽清、卢光辉、卢国真等共捐镍币34436元给省立炎山小学。李宪文撰文记述其事,刻了三块石碑立于校园,一块名昭通炎山建校记,一块名炎山高级初级小学校成立序,一块名修建炎山小学捐资人名单及金额;可惜疏于保护,现在三块石碑仅存在两块,上面的字迹由于风吹雨淋日晒及拖动,多数已无法看清,而刻有修建炎山小学捐资人名单及金额的石碑则不知去向。1999年,炎山中

5、学实验楼竣工,仅存的两块石碑被安置于实验楼前面草坪,我誊抄过碑文,终因字迹不清且文言文、白话文混用、繁体字简化字混用、无标点符号等原因,至今尚未梳理通顺,现我将我理解的碑文《昭通炎山建校记》附在后面,请各位同志帮助,进一步弄请原文意思。原文大意如下:昭通炎山建校记炎山在昭通之西,与巴布凉山对峙,金沙江蜿蜒流其下,与鲁、永、巧相交界,距昭城百余里,具寒温热三带之气候与物产,全山有二千余家,多黔蜀之移民,龙卢二氏贵为炎山之望族,炎山之东为卢氏名西太,其北为龙氏住松落村,即今主席龙公之珂里也。全山除龙卢二氏私塾外无一公立学校,主席欲于炎山街建一宏壮学校,十余

6、年来未尝其愿,民廿二年文林    委昭通县长面谕必    其事,下车一月与副司    长卢邦定驰赴炎山定地址,决房舍,规模议    工料云即日兴工,董其事者为陈忠梁,至廿三年大段工作完成,是年冬移交后任则属间格修饰之工程耳。校全正楼房三大间楼为校务处,正堂为礼堂,耳放各两间楼为高初两班教室,下为学习寝室,正房山墙各有套房二间,一为员生厨房,一为教员住室,前方一高两楼照壁   共开一门,   周围动场,诚炎山未有之大观也,建筑费现金四千余元,全数为主席所捐赠,地皮为龙老太命涌泉公所赠送,建校之所已为炎山高卢   木料,少且凝   冻太大墙壁有全部凝倒者仅

7、春秋二季方能施工宜乎    官经数任不能成而以年半之力,由未毕全其事也,学校经常则由龙卢二府捐赠外余在任曾提炎山大山包桂花箐,大寨子四街场行每年千余元为补助,其后主席又捐数千元,并增食堂沐浴等室六间,是时余也去任在双江见过之报载耳,民廿三年春龙姑太又提倡建盖大寨子学校,余遂有二次炎山之行矣,定地址规划房舍,雇工料伝一如炎山故事,委卢建中、胡海清、龙应高三人董其事银钱筹  措姑太主  之 后炎山而起先炎山成姑太之力也,盖炎山佃户龙卢二府各半,大寨子佃户多数为主席所有,桂花箐街则为姑太所开辟,因此大桂二处场行姑太提规大寨子学校,是年春卢氏亦成立一校于西大场

8、行之提揆,后任恐难实行而主席不能复捐巨款,俾公私成全其手足兴学之毅力与用心之周详,非余身经其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