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题四

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题四

ID:12587554

大小:5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题四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题四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题四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题四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题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题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题四第四第五章姓名座号班别总分一、选择题(60分)1.下列主要由水平运动形成的是(A)A.喜马拉雅山B.泰山C.琼州海峡D.海陆变迁2.将地理环境中有机界与无机界联系起来的是:DA.地质作用B.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生物循3.有关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21B)A.“沧海桑田”都是地壳垂直运动造成的B.严格地说,所有的地壳运动都包含有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形式C.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变形叫做断层D.褶皱构造只形成在沉积岩中4.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力作用的是(22D)A.泥石流B.山体滑坡C.水土流失D.火山喷发5.关于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

2、影响叙述,正确的是(23D)A.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背斜谷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自流水盆地C.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利于隧道工程建设D.水库建设应该避开断层带6.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25D)A.风能B.重力能C.太阳能D.放射性元素衰变7.造成巨大褶皱山系的运动形式是(26B)A.内力作用B.水平运动C.外力作用D.升降运动8.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28C)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和缓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9.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

3、形态的原因是(29B )A.流水搬运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沉积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10.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组成正确的是(31D)A.风化作用——冰斗、“U”形谷B.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C.搬运作用——沙丘、戈壁D.沉积作用——河口三角洲11.下图中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32A)  12.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D)A.地质作用的能量是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B.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C.地壳运动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引起的5D.地表形态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13.下列地貌类型的形成与流水作用相关的是(A)A.长江口崇明岛的面积还在扩大B.我

4、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C.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沙丘和风蚀磨菇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14.位于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山脉是(B)A.天山山脉B.台湾山脉C.太行山D.冈底斯山15.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因素是(B)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和风化C.水的溶蚀D.冰川侵蚀16.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A.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B.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C.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D.道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型弯曲17.下列有关公路运输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C)A.国道路线基本方向要尽量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B.省道要尽量以直

5、达运输为主C.平原区的地形对公路线路限制较少D.山区尽管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但对公路选线限制不大18.关于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B)A、生物的出现促进了土壤的形成B、生物能够参与各种岩石与矿物的形成落叶阔叶林NSC、生物能够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D、生物能够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改变19.关于右图山地所在位置的说法:①北半球的温带②南半球的温带③北半球的亚热带④南半球的热带,其中正确的是(A)A.①B.②C.③D.④20.下列地理环境中,属于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的是(D)A.云贵地区的喀斯特地形B.塔里木盆地的绿洲C.青藏高原上的高山植物区D.加拿

6、大的亚寒带针叶林21.由赤道至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形成原因是(C   )A.海陆分布的影响     B.局部环境因素的影响C.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的影响   D.大气环流的影响22.下列叙述属于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  D )A.秦岭南坡比北坡林木茂盛B.横断山区垂直自然带谱明显C.坐火车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看到的植被明显变化D.乘飞机从海口市到漠河镇看到植被发生明显变化23.由沿海至内陆的地域分异较明显的地区是(  C )A.赤道地区   B.低纬地区   C.中纬地区   D.高纬地区24.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布规

7、律是(A)A.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B.沿纬度变化方向上的分异C.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D.非地带性分布25.以下地理现象属于地带性现象的是(D)①尼罗河绿色走廊②一山有四季③南岭山区有色金属矿产丰富④我国江南地区的红壤⑤非洲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A.①②B.④C.③⑤D.②④26.下列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是(C)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5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