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

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

ID:12589385

大小:3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7

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_第1页
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_第2页
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_第3页
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_第4页
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刘建明“议程设置”是西方传播学的重要命题,从李普曼的“头脑图像”(1922年)到诺顿·朗的“议题提议者”(1958年),经过30多年的演变而形成。所谓议程设置是指“媒介一项包罗广泛、作用突出的功能,即决定人们谈什么,想什么,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1)国内外多数传播学者认为,大众媒体对人们关注的对象和议论的13话题具有决定性的引导作用,控制思想的效力是不可怀疑的。本文认为,这种结论过于武断。传媒对人们日常议论的话题固然有很大影响,但决不是事事日日决

2、定公众谈什么、想什么,恰恰相反,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传媒安排的议题不仅不感兴趣,而且产生逆反心理,完全置之不理。“议程设置”的主导理论需要修正。一、“图像”和“议程”的不同含义M·麦考姆斯和T·贝尔认为,新闻媒介影响公众对当天重要议题的感觉,根植于1922年W·李普曼写的《舆论学》,因为“我们都依赖新闻媒介构造我们头脑中的图像”,“议题只是我们头脑中图像的一部分。”(2)这种议题和图像混合的理论,实际是将议题融入图像,把事件和议论变成了同一种东西。这不仅违背事实逻辑,也有悖于报道操作过程中的两种方式。这两位学者申明,他们的研究想知道并确认“公众对现实的感

3、觉是否依赖于新闻媒介在每日展现事件时所报道和强调的话题”。(3)以此推论,新闻事件和议题是同时出现在报道中,或许像中国传统新闻学推崇的“13用事实说话”一样,议题只是图像的一种附着的意念。但这决不是公众议程,而是报道者的议题或观点。无论从哪个角度推断,M·麦考姆斯和T·贝尔把新闻事件视作媒体议程的同化,是无可怀疑的。与之相反的最大可能,是传播术语的玄妙导致理解者的错断,把图像误认为议程。但从译文的字面上理解,两位学者的确没有把二者作为两个不同的事物加以区别。持有类似观点的传播学者M·德费勒曾作过这样的概括:“议程理论认为,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不是世界的本

4、来面目,而是新闻媒介的议程——是对世界上发生事件有选择的报告。”(4)把事件的选择和议程划上等号,等于说事件在记者或受众头脑里的图像都是一种议程,他的概括无疑认为,议程理论普遍具有这种学理。显然,M·麦考姆斯和T·贝尔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中国新闻理论看,议程设置不过是“引导舆论”的媒体功能,产生于反映受众要求的新闻报道而不是报道本身。狭义新闻的内涵仅仅指纯事件的报告,事件在受众头脑中形成图像,是事实影像的转化。在我著的《现代新闻理论》一书中,把新闻视作“事实影像的符合体”(5),强调了新闻现实化的感触性,但不包括记者输入的议题。如果不是一种比喻的话

5、,议题恰恰是图像的意识化,游离于图像之外。同样,议程设置来自新闻的图像,而不是新闻图像中的一部分。议程设置论的图像说把议程和图像合二而一,等于把引导物(新闻)和13引导对象(舆论)混淆了,将新闻和舆论视作同一种现象。新闻和议程有直接联系,新闻作为报道者的议题是成立的,即使陈述纯事件也可能有记者的意见隐匿在报道中,但无论如何这类新闻不可能都是公众的议题。所以,大众传播学的研究者需要洞察下面这个清楚而又容易模糊的问题:新闻包含记者议程和新闻引起受众议程是绝然不同的两回事,一方面它们表现为记者行为和受众行为的差别,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新闻引起舆论的两个不同传播过程

6、。本文作者调查过20名关于学生演练参加50周年国庆游行的电视的受众,在他们之间或周围的公众没有形成议题,只在头脑里留下了学生的衣着和排队行进的图像。这个简单的案例把新闻传播的某种必然性展示出来,即新闻作用于公众,首先把外部世界的影像输入受众头脑,不管新闻选择和报道的比例有多么悬殊,给受众提供的都是影像化的世界。图像的详尽、真假、轻重有许多规模,在公众头脑中所产生的影像也相应具有不同的尺度和清晰度。这种图像在一定条件下,使公众产生舆论,公众议程才能出现。不具备一定条件,新闻图像和公众议程的相互联系就斩断了。世界影像形成受众的图像,由图像产生个体思维传播(6

7、),再向人际传播扩展,最后把新闻转化为公众议程。这是一种不可逆反的传播过程。这种转化不仅依赖13于新闻对受众的刺激,而且要由受众群从图像中抽取见解并发生交互作用。因此,公众议程是受众相互交换意见的一种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量才能形成。我们并不认为西方所有传播学者都把公众议程视为图像的一部分,但M·麦考姆斯和T·贝尔的论断是有影响的,在国内也产生了一些理论上的迷思,对其加以切磋是传播学研究应当关注的问题。二、趋于绝对化的“议程设置”西方传播学对议程设置功能大都肯定到绝对化的程度,李彬先生曾作出确切的概括。他在《传播学引论》一书中写道:“某段时间内媒介把一个大

8、国发生的军事政变当成头号问题对待,醒目的标题、突出的版面、号外、插播等接连不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