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与中国传媒·定稿[1]

艾滋病与中国传媒·定稿[1]

ID:12592389

大小:21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8

艾滋病与中国传媒·定稿[1]_第1页
艾滋病与中国传媒·定稿[1]_第2页
艾滋病与中国传媒·定稿[1]_第3页
艾滋病与中国传媒·定稿[1]_第4页
艾滋病与中国传媒·定稿[1]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滋病与中国传媒·定稿[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艾滋病与中国媒体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传媒预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美日及印度洋沿岸国家传媒预警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以《人民日报》为例彭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430079,湖北,武汉)[内容提要]艾滋病尽管给我国留下了足够的预警时间,但仍然造成今天在我国局部地区流行的困局。除了政府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有关政策值得反思之外,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媒体,在相当时间长的里对艾滋病的漠视或基于意识形态的艾滋病形象建构方式,也是公众警惕性丧失的原因之一。从1981年世界首例艾滋病人死亡到2004年的24年时间,《人民日报》有关艾滋病的报道,为我们提供了媒体如何向公众预警

2、的多方面的教训和经验。关键词艾滋病媒体预警从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人死亡,到1989年,我国发现第一例本土艾滋病人,其间有8年时间。再到2001年,我国政府公开宣布艾滋病在局部地区有流行趋势,其间又经历了12年。相对SARS等疾病的来势汹汹,艾滋病可以说有些温情脉脉了——它以蹒跚的脚步,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预警时间。但目前的困局有目共睹。尽管说疾病无国界。在全球愈来愈一体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拒艾滋病于之国门之外。可艾滋病有自身的流行规律,有明确的传播途径,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造成目前被动局面的原因,除了政府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有关政策值得反思之外,我们的媒体有没有责任,有

3、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们的媒体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向公众建构艾滋病,如何向公众预警这一世纪瘟疫的?这是我们的兴趣所在。本文选择中国最具意识形态强势性的媒体——《人民日报》作为考察对象,以词频统计的研究方法,考察从1981年至2004年间《人民日报》中出现艾滋病关键词及其相关的关键词,分析它们出现的频次所蕴含的意义,同时通过对相应报道的内容考察,来归纳、重述中国媒体对艾滋病的建构方式。二、“艾滋病”等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出现的频率。词频的确定一般是对一个单词在报刊、杂志、教材等语言材料中被使用的次数进行统计而得到的。通过词频统计,可以分析某个词所受的关注度,或者书写者

4、的使用偏好。由于词频来自于真实的语言材料的统计,因此它是一个客观变量。无疑,这在非常注重“主观”11的人文科学研究中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但是,中文的词频分析面临分词这个棘手的难题。由于汉语词与词之间缺少明显的形式界限,无法像英文一样自动分词。对小数据库来说,我们还可以用人工分词的方式统计,但我们需要面对的往往是一个个庞大的数据库,人工统计不仅工作量浩繁,而且也难以准确。因此,我使用的词频方法,准确的是应该是某一特定词在某一语料库中出现的次数。尽管如此,我认为,它仍然具有相当的“客观”说服力。我们要分析的关键词是“艾滋病”,但同时我们还不得不把“爱滋病”纳入分析的范围。因为中国媒体有一段时期

5、对这两个词是混用的,而对艾滋病的学名“获得性免疫综合缺乏症”则不列入考察范围。我们还把与艾滋病相关的关键词列入考察范围,它们是:抗艾滋病药物、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人、艾滋病流行、艾滋病知识、艾滋病监测、艾滋病研究、艾滋病疫苗、艾滋病抗体、抗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毒抗体、艾滋病孤儿、艾滋病问题、国际艾滋病大会。由于前述的汉语分词的难题,我们无法使用常规意义的词频分析方法,但是,我们在这里提供了另一个统计数据,即当年《人民日报》刊登的涉及“艾滋病”文章、图片篇目数和当年文章的篇目总数,通过这种变通的方式,体察《人民日报》对“艾滋病”的关注程度。1、“爱滋病”与“艾滋病”——译名里透出的

6、歧视我们把对艾滋病和爱滋病这两个关键词的译名作为考察的起点。这两个译名都音译于英文缩写AIDS,其英文全称是AquiredImmuneDeficiencySymptom,中文翻译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本来,“艾滋病”或“爱滋病”,都使读者第一次见到时不知道它代表的是什么,但受汉字意会传统的影响,翻译时不免夹杂进翻译者的观念判断。王彬彬在《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中,以日本人翻译英文Club为例,分析过翻译中的这种情况。载《上海文学》随笔精品·第二辑·守望灵魂——“‘俱乐部’则是日本人对英文Club的音译。这几个汉字,音、形、意三方面都是绝佳的选择,所以在中国沿用至今”。再如,

7、据说出自严复之手,将“Logic”音译成“逻辑”,也堪称绝妙。把AIDS翻译成“爱滋病”,虽然是译音,但同时隐含了“因爱而滋生的病”的含义。而这其中的“爱”,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爱情”,而是“性爱”,“滥爱”,甚至“变态爱”这样的含义。因为在相当时期内,人们把“艾滋病”看作主要是在同性恋或性滥人群中流行的魔症,而输血感染等其他途径都是小概率事件,因此,“爱滋病”——“因爱而滋生的病”——就有点咎由自取的味道。显然,这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