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

ID:1259808

大小:12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09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_第1页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_第2页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_第3页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_第4页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学原理复习题范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美学原理》绪论一、什么是美学的历史★第一章第一节、什么是美学一、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乐记》中对音乐的记载古代的绘画理论二、西方古代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与美学三、美学的形成:1750年美学这一术语由鲍姆嘉通提出,被誉为美学之父。康德和黑格尔沿用了这一术语四、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鲍姆嘉通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第二,黑格尔认为,美学对象是研究美的艺术。第三,车尔尼雪夫斯基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第四,认为美学研究审美心理学的。五、美学与现代社会(一)对人类生存危机的人文反思——工具理性与生活意义的失落(二)美学思维与健康合理的社会关系的建立

2、——告别“人类中心主义”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二节、美学学科的性质一、美学的学科性质1、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2、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哲学学科。3、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美学与艺术、心理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学等诸多学科都有密切联系。二、美学的历史(一)中国美学的历史1、中国美学的历史至少是从老子、孔子时代就开始了。不能说中国古代没有美学。2、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影响最大的美学家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3、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影响最大的美学家是朱光潜和宗白华。(二)西方美学的历史:1、从古希腊罗马经中世纪到文

3、艺复兴2、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3、19¡20世纪美学(近代美学)4、20世纪---至今(现当代美学)影响最大的美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尼采、克罗齐、海德格尔、胡塞尔、福柯、伽达木尔★第二章美的本质●第一节美的本质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关于美本质的观点:一、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概括•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的实践观与美的本质二、美和自由创造1、什么是自由创造2、美的事物与人的自由创造。①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特征之一。②自由创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人在自由创造过程中还发展了人本身。3

4、、美在实践中产生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社会实践中创造美、产生美4、美的规律体现了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三、中西美学对美的本质的研究1、中国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理解2、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理解●第二节美和真善一、美和善的联系和区别真、善、美的概念:1、什么是善2、美以善为前提3、美和善的区别:从功利关系上看,善是和功利直接联系。美和功利间接联系。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看,善主要不是形式,而美更强调形式。善是意志活动的对象,而美是观赏活动的对象。第三节美和丑一、什么是丑1、美学史上对丑的研究v适宜可以产生美,不适宜则会变成丑。v“完善的外形……就是美相应不完善就是丑”v克洛奇认为美是成功的表

5、现,丑是一种不成功的表现。v马克思、恩格斯对丑的研究“丑”是客观事物的一种社会属性,“丑”与卑鄙、虚伪、腐朽事物有关系。第四节、美的主要特征一、美是一种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形象,美具有直观性二、美的事物具有超功利、超物质的超越性三、美的事物具有愉悦性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美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2、什么是自由创造?为什么说自由创造是人类的最珍贵特征?3、什么是真?什么是善?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4、丑的本质是什么?怎样理解美丑的相互转化?第三章美的产生第一节、从石器的造型上看美的产生一、美的产生是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第二节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v大羊为美v“美”

6、表现的是人的形象第三节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一、彩陶的实用性二、彩陶的艺术价值v彩陶的造型和装饰具有更多的自由和想象的成分。v比较自觉地娴熟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对称、调和、对比、变化等)。第三章复习思考题v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v从实用到审美的过渡中间环节是什么?v怎样理解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第四章、社会美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美一、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二、社会美中人的美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美首先是人物的美(一)人的美的第一个层面是人体美人体美(形体、比例、曲线、色彩)第二节社会事物的美一、日常生活的美(衣、食、

7、住、生活乐趣与氛围)二、民俗风情的美三、节日狂欢的美四、休闲文化的美人的美和真、善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具有理性的性质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第三节、劳动产品的美和环境美一、劳动产品的美v劳动产品的美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v劳动产品的美一般都是实用和美的结合v技术美学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第四章、复习思考题v社会美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物形象的美侧重于内容?v什么是审美理想?审美理想对社会美起什么作用?v怎样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