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mer中国拓荒者,商业模式存疑.doc

Yammer中国拓荒者,商业模式存疑.doc

ID:12600702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8

Yammer中国拓荒者,商业模式存疑.doc_第1页
Yammer中国拓荒者,商业模式存疑.doc_第2页
Yammer中国拓荒者,商业模式存疑.doc_第3页
Yammer中国拓荒者,商业模式存疑.doc_第4页
Yammer中国拓荒者,商业模式存疑.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Yammer中国拓荒者,商业模式存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Yammer中国“拓荒者”:商业模式存疑它们最恐惧的,也许是市场被培养成形时,巨头的进入在所难免     它们是Yammer的中国学徒,或者更乐意被称作“企业软件2.0版“,大多尚未进入A轮融资,一群前途忽明忽暗的拓荒者。  它们也许还没有进入主流媒体的关注视野,但随着互联网与云平台深层次展开,企业软件的变革在所难免——最近周鸿祎就曾在某个半公开场合表示对这个领域变革潜力的极大认可,表示360如今还未决定将来是要做或不做。  今天,让我们来看下这些试水者现在的生存状况。  起源  企业软件2.0,即企业社会化网络服务,意味着企业级软件的使用,由上下层逐级的线性向WEB互向的社交化、协同化

2、、移动化转移,使得员工在操作企业软件时,从被动执行者转为主动参与者。  在美国,企业2.0模式已被验证,国内的企业2.0软件,也多被看做是Yammer的同步助手或是像素级Copy者。国内的企业2.0软件学习者大致有几个,除了大名鼎鼎的Yammer、Jive和37signals,另一个则是在国内名不见经传的ning.com.  Yammer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个企业版的微博——只能通过公司邮箱注册,并和公司内部员工互动交流,并声称拥有超过500万已认证的企业用户。不过随着Yammer上功能和应用程序的逐渐增多,Yammer的功能性也有所升级,这些新的应用程序包括投票、聊天、活动、链接、主题

3、、问答、想法等等。  去年6月,就在Yammer风头正劲之时,被微软宣布以12亿美元并购。合并后,Yammer成为了微软Office部门的一部分,除了继续作为独立产品出售,Yammer软件还被微软整合到企业协作产品中。  Ning.com则是出自名门,其创始人为现任知名风投公司AndreessenHorowitz高管的比安奇尼与硅谷教父级人物马克·安德森(MarcAndreessen),融资额曾高达1.19亿美元。Ning区别于其他网站的实质在于,它可以让用户创建自己的迷你社区,比如用户想与高中的同学保持联系,则用户可以通过Ning打造一个这样的社区。  与Yammer不同的是,Ning

4、并不强调“企业”这一概念。尽管Ning在广义上更似社交网站,但不得不说它为企业2.0软件公司拓展了自己的思路。  中国“企业2.0”前的几座大山  得承认,随着中国与硅谷往来的密切,还有一些科技博客为中国读者.cn化着美国最新的科技资讯,大平洋两岸的“科技时差”大大缩短。虽信息鸿沟正逐步填补,风险亦慢慢降临。正如《移动互联消亡者及原因分析》一文中对于LBS签到之死的评价:  签到的兴起与没落,也是开发者、VC盲目追随与拷贝硅谷模式的结果。由于下一波移动应用会更深地介入本土生活与服务,简单同步硅谷模式、却不顾及本土用户真实需求的做法将更加不管用。  这句话对于企业2.0也同样适用。  在中

5、国Yammer们面前摆着的大致有以下几座大山:  首先,文化差异明显,用户市场需培养。尽管在虎嗅的采访中,每一个企业都宣称中国有着成百上千万的团队需要他们的企业去拯救,但这仅是理论上的估值。Yammer之所以可以在美国盛行,得益于美国人精神文化里先天有平等、独立、开放的因素,哪怕在公司上下级之间,企业主和员工也可以进行相对平等的沟通,同时也乐意沟通;而且,从电邮开始,老外就已惯在网上办公。但在国内,即便是最为开放的互联网公司,但凡到了30人,公司的层级戾气便随之而生,更不要说那些有着10级、12层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了。开放、协作的网络社交形态在中国的企业中很难形成一种风气。  是,微博确实

6、培养了用户“刷”与"@"的习惯,但微博更多的是以媒体的形态与需求出现的,当员工屡次登陆发现他(她)的“Yammer”中全无新鲜事时,很难继续使用下去。  其二,商业模式存疑。目前除了企业SNS模式外,还有一些企业2.0产品是针对的是团队协作而推出的。所采取的商业模式大致相同:在一定门槛(可以是人数、时间、管理权)之下采用的是免费模式,等超越门槛后需进行付费使用。但随着互联网团队的蜂拥而入,永久免费也许将成为趋势。  其三,产品门槛较低,巨头容易进入。中国互联网最成熟的气质就在于“微创新”你没商量,当企业2.0市场被这些团队培养得略微成形时,巨头的进入恐在所难免,随后的故事不必多言。  目

7、前,企业软件2.0项目并非VC的“心头好”。Yammer被收购后,国内的企业2.0才逐渐的被人们所关注,但遗憾的是VC的寒冬期来了。目前除了纷享科技凭借着团队背景拿到了A轮融资外,其他公司均未获得融资。考虑到做一款ToB产品,需要的除了技术能力外,强大的销售、渠道能力亦为刚需,这时外部资金的补充成了一种必须。  玩家盘点  目前在企业2.0市场上的玩家,从团队构建上大概可以分为两派,分别是继承者与新平台。  继承者,指的是金蝶“云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