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浅谈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ID:12614905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8

浅谈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浅谈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浅谈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代表着未来审计工作发展与创新的基本方向,信息化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审计信息化的强大推动力,对有效履行国家审计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培养适应信息化的审计队伍,全面提升审计监督能力等方面都将产生深刻影响。近年来,虽然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各级审计机关得到了逐步推广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少基层审计机关信息技术工作在硬件、软件建设的投入和技术应用方面还达不到高标准、高起点、确保科技强审工作不断深化完善的需要。  一、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经费严重不足。一是地方财政经费难以保证。《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单独列入财政预算,以保证有足够的经费独立开展工作。然而,对于一些基层审计机关而言,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本级财政预算的经费很难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表现为财政预算严重不足,机关运行困难,审计监督要与资金收缴挂钩。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的福利待遇、现代化审计设备的更新、现场审计期间各项费用开支等方面的需求,仅仅依靠财政拨付的经费不能全部得到满足。二是上级支持力度不够。审计机关业务受上级领导,上

3、级机关应该全力支持下级机关,而“金审工程”实施以来,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别的行业、部门信息化建设速度。上级也从未给基层审计机关下达过“金审工程”专项资金,由于经费的制约,一些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  (二)审计干部业务能力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匹配。一是人员结构不合理。县级审计机关队伍老化问题十分突出,三十五岁以下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比例很低,懂财务又懂法律、工程建设、计算机等专业的审计人员更是凤毛麟角,这就造成基层审计机关掌握较新专业知识和新技能的干部过少。二是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不高。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队伍的老龄化,部分

4、审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会、审计知识和经验,但由于知识结构上的欠缺,他们很难提出符合信息化规律的审计需求,将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操作的语言还需要有个磨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由于非计算机专业,仅掌握浅层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程序编译检测技能,还不能有效分析系统结构,完成难度较大的实质性审计程序尚有难度。此外,各级审计机关在运用通用软件的同时,培训时间短,技术掌握不熟练,实际运用与软件设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三)审计机关信

5、息化程度与被审计对象不对称。一方面,在金融、税务、社保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领域,由于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与这些部门相比开发较晚,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使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水平难以满足对这些行业的审计需要;另一方面,在涉及农业、基本建设等领域又由于审计对象信息化水平较低,不具备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条件,也影响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四)存在一些影响计算机审计作用发挥的误区。首先是计算机审计审前准备不充分,审计重点不突出,制定的审计方案指导性不强。其次是存在“五重五轻”现象:重建设轻应用、重开发轻推广、重数据库构建轻加载更新、重设备配置轻人

6、员培训、重形式轻实效,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着计算机审计作用的发挥。此外,计算机审计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一方面,尚未对分散的信息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使用,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链,从而造成审计信息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审计机关局域网与相关部门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还没有为联网审计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环境。  (五)缺乏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导致风险较大。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方兴未艾,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审计系统的计算机审计的准则和标准制度严重滞后。没有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难于评价和判断实行计算机审

7、计之后的审计效果,开展计算机审计在降低审计风险的同时也相应带来新的审计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一是对计算机知识缺乏足够的理解,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程序缺乏了解,以及不安全的数据采集方式可能带来的国家机密与商业机密的泄露;二是使用技术不成熟的审计软件。有的审计软件的使用没有经过科学的测试,或本身就存在设计的缺陷;三是审计证据的可靠性。由于有的被审计单位计算机运行处在缺乏控制的状态,从计算机系统取得的证据,难以保证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四是过分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审计人员过分依赖计算机技术可能会导致检查效率低下,取证范围狭窄,审计证据

8、的充分性得不到保证。五是当前运用计算机审计难于克服的其它风险。包括固有风险:如被审单位资产变化、计算机管理技术、内部人员变化等。控制风险: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等。  二、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