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ID:12623741

大小:80.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18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_第1页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_第2页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_第3页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_第4页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高尔基22第一节教学语言表达的要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属于精神生产劳动;教学感染力的基础是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的三种基本功是:语言表达艺术、文字表达艺术、情态表达艺术。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训——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考核指标(权重15%):A级: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语言表达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无语病,逻辑性强;语言干净利索,无废话,无赘语,语言连贯流畅;嗓音宏亮,吐字清晰,节奏感强,语调变化有序;语音准确。C级:基本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语言表达基本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无语病,逻辑性较强;语言较干

2、净利索;嗓音较响亮,吐字较清晰,语流较连贯,节奏感较好,注意语调的变化;语音较准确。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主要训练吐字、节奏,强调语调的作用,避免粘、拖、弱、错。一、研究教学语言表达的意义教学语言是教学时使用的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尽管各种现代教学技术使用得越来越多,但教学语言的功能和作用是任何传播手段也取代不了的。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修养与表达技巧,常常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相反,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不清,往往导致教学的失败,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掌握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艺术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追求。221、教学语言表达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大部分信息都是通

3、过教学语言传递的,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也通过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这样说,教学语言表达是教师全部教学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影响和制约着教师教学的效果。一般而言,教学语言的清晰度和严密度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教师的讲解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相关。教学语言清晰度指的是语言表达得是否清晰流畅。教学语言的严密度是教师语言表达的内在逻辑性,严谨、周密、有条理的表达能够增强教学语言的说服力和论证性。2、教学语言表达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由于语言与思维发展有密切关系,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反映其思

4、维能力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学语言,能探知教师的思维进程,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体验到思维过程的快乐。一般而言,不同特点的语言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概括性语言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生动形象的语言影响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教师的语言机智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已经超出了原有的工具性范畴,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它长期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习惯。同时,教学语言艺术本身也会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激发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教学语言表达促进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语言信息是思维的原料,思

5、维过程本身又是信息加工过程。语言信息越丰富,思维加工越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追求,促使其不断增加自身信息的储备,自觉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久而久之,在教师语言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其思维品质的提高。二、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22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指的是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精练,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语言表达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语言要符合语法逻辑及修辞的规范,不带语病,不引起歧义。第二,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干净利索,不说废话,杜绝套话、半截子话和空话,杜绝赘语。第三,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

6、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第四,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要求推理要富于逻辑性,论述问题要有系统性。2、教育性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质的活动,因此,教学语言当然要具有教育性。教学语言应该深思熟虑,能够给学生的心灵以震撼和启迪的教育性语言,它具有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教师要避免讲粗话、脏话和假话,更不能恶语伤人,不能以讽刺和挖苦性的语言批语学生,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加强语言修养,重视教学语言的教育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发挥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作用。3

7、、启发性教师用语言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还要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跟随教师语言叙述的思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教师一面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一面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寻求答案,获得真知。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不仅仅在于课堂中多提问,它更注重教师语言内在的启发因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口语化22教师要善于将备课讲稿转化为口头教学语言,做到通俗易懂,亲切感人。与书面语言相比,口语借助于语言的细微差别、语调停顿等一系列手段,产生言语的特殊表现。在教学中,通过口语化的教学,把一些

8、晦涩难懂的概念术语表述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