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媒体设计理论的微课设计研究[word文档]

基于媒体设计理论的微课设计研究[word文档]

ID:12629613

大小:2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8

基于媒体设计理论的微课设计研究[word文档]_第1页
基于媒体设计理论的微课设计研究[word文档]_第2页
基于媒体设计理论的微课设计研究[word文档]_第3页
基于媒体设计理论的微课设计研究[word文档]_第4页
基于媒体设计理论的微课设计研究[word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媒体设计理论的微课设计研究[word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媒体设计理论的微课设计研究关键字:基于媒体设计理论的微课设计研究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  摘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开展,微课作为一种学习材料,具有时间短、内容精、针对性强、易于传播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混合式课堂中,对于微课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文章通过Mayer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信息可视化、双重编码等媒体设计理论,从媒体设计的角度探索微课,旨在推进微课设计研究的发展,为微课的设计和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媒体设计理论;知识可视化;双重编码理论  G434文献标志码:A1673-8454(2

2、017)12-0056-04  近年来,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混合式学习模式越来越多。而网易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程、可汗学院、慕课、TED等诸多开放教育资源,对于促进混合式学习、终身教育以及教育公平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材料,以视频为载体,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  一、微课  关于微课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关注点不同,给出了不同的概念。纵观国内学者对微课的各种认识,焦建利认为微课的目标是阐释某一知识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或是教学应用为目的的精简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认为微课旨在

3、针对具体的问题展开教学,且时间短小,控制在10分钟内;余胜泉等则认为微课是一个系统化的小型课程,有系统完善的结构和一整套功能,而不单单是一种分散的学习资源。  总的说来,不论是PPT式微课还是录屏式微课或者是拍摄式微课,其最终的呈现形式都是视频,微课以视频为载体,包括了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便于多感官刺激,加速了知识的传递。通过教学设计,将某个知识点设计成一套微型课程,包括导入、讲述、测试、反馈、评价等五部分。  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集中、以视频为载体,针对性强、易于传播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平台中

4、,成为混合式学习线上学习资源的一部分,为学生自定步调、反复学习提供了便利。  二、目前微课存在的问题  1.表现形式太单一  单调的使用一种媒体。要吸引学习者注意力,就要多感官刺激,转换不同媒体,尽量避免单一感官产生的疲劳、注意力失焦等问题。可以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画同步等,多方位刺激学习者的感官,促进知识传播。  2.盲目使用技术  盲目追求时尚和技术。需要注意的是从来都是内容决定结构,传达意图决定传达形式,根据传达意图理性选择图片+文字+视频+音频+表格等传达媒体。  3.媒体设计不恰当  在技术层面存在以下几个

5、问题:①采用手机、DV拍摄,画面不稳定;②制作粗糙,没有进行必要的裁剪;③转场特技太花哨、切换太快,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不足;④音画不同步,噪音大,音质差,气息不流畅,喷麦现象严重;⑤讲授与背景音乐选材不当、与讲授内容不匹配等,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在PPT设计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文本搬家,繁杂冗长(或照本宣科读PPT,不能有效引导思维);②模板选择不当,页面不清爽,过于花哨(无关教学内容的动画或图片干扰信息大);③排版布局传统臃肿(图片与文字相重叠、铺天盖地)、版式设计(字体字色、色彩搭配)欠妥等,挑�鹗泳趺馈� 

6、 三、媒体设计理论  1.Mayer(迈耶)多媒体学习  Mayer(迈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包含三个假设、五个认知过程,还有若干个媒体元素设计方法。双通道理论与微课制作过程中有联系的一点是,微课制作时要求视觉与听觉统一步调,而这正印证了双通道理论。分割原则认为,当信息接收者接收各种内容时,相对于整块不间断的形式,按照划分知识点、小部分呈现更利于学习者接收,这正符合微课程中每个微课只针对一个知识点且控制在10分钟左右的要求。设计思想形象原则认为“在多媒体呈现信息时,讲解者的图像出现在屏幕上不一定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

7、效果”,这正符合微课中以知识为中心,多以录屏或课件的表现形式为主,较少出现教师的设计思想。  2.认知理论和知识可视化、双重编码理论  知识可视化理论与双重编码理论指出人类习惯于从感知开始获取知识。研究表明,人类从外界获取信息83%来自于眼睛。戴尔曾经说过:“我们的教学应该从直观教学开始”。知识可视化意为用视觉化的标志表示知识点和内容。埃普尔认为,知识可视化是以数据可视化、科学计算可视化、信息可视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范畴,采用视觉化的表现途径,让学习者更好的接收知识。一般而言,知识可视化是在群体之间,应用视觉的表

8、达手法来提高知识信息传递。教师可以创造性的借助知识可视化工具,对知识进行可视化设计,不仅能够将模糊不清的思想概念转化为清晰的外在形态,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微课上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水平,促进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知识。流程图、概念图、思维导图、表格等都是可视化的工具。但是,知识可视化并没有联系到听觉系统,在表达方式上很有必要将视听二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