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ID:12630264

大小:23.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_第1页
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_第2页
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_第3页
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9级03班李莹姝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李莹姝(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号:09090320)摘要: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及诱导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关键词:诱导抗病性;诱导因子;诱导机制RecentresearchprogressinplantinducedresistanceLIYing-shu(CollegeofLifeScience,NanjingNormalUniversity,StudentID:09090320)Abstract:Researchprogressoninduce

2、dplantdiseaseresistancewasreviewedinthispaper,whichincludesinducedfactorsandinducedmechanism.Keywords:induceddiseaseresistance;inducedfactors;inducedmechanism诱导抗病性(inducedresistance)分为两类,一是局部抗病性,或称过敏性反应(hypersensitiveresponse,HR);另一类是全身性抗病性(systemicacquiredresistance,SAR)。前者是指在被诱导的部位直接产生抗病性的现象,后

3、者则是指植物体经局部诱导后在非诱导部位产生抗病性的现象。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预先处理植物,将会改变病害反应,使原来的感病反应产生局部的或系统的抗性,这一现象就是现在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诱导抗病性,又叫获得免疫性[1]。1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种类目前人们研究较多的诱导因子主要有生物因子、化学因子和物理因子。1.1生物诱导因子概念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生物因子包括植物自身病原物、植物本身、病原物的非亲和小种(株系)、弱致病株系、促进植物生长的根际细菌或真菌和近似种及其处理物等因子产生的诱导抗病性。商闯等报道,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获得抗性[2]

4、。郭桢等发现,弱毒菌株尤Ⅱ对小麦条锈病抗性有诱导作用[3]。1.2化学诱导因子有些化合物本身没有杀菌作用,但处理植物后却能诱导植物产生抗病反应。这些化合物主要可分为有机类诱导物、无机类诱导物、抗生素类、激素类、维生素类和植物提取物等6大类。目前,人们在对水杨酸(SA)、草酸、阿魏酸(FA)、氯化钾和KHPO等[4-5]化学物质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的研究较多。水杨酸(salicylicacid,SA)是植物体内自身合成的一种类似植物激素的酚类化合物,SA能诱导多种植物对病毒、真菌及细菌病害产生抗性。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外源SA可诱导辣4/4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9

5、级03班李莹姝椒[6]、小麦[7]、番木瓜[8]、白菜[9]等植物的多种植物病程相关蛋白(genesisrelativedprotein,PR)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植物对病原徽生物的抵抗能力。廖春燕[10]在研究壳聚糖诱导番茄抗病性时又发现,壳聚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诱导番茄抗早疫病。余朝阁等[11]发现α-氨基丁酸可诱导番茄灰霉病的抗性。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是国际上公认的活性最高的高效、广谱、无毒的植物生长激素。近来的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可诱导黄瓜幼苗对灰霉病的抗性[12]、草莓果实对灰霉病的抗性及南瓜幼苗对疫病的抗性等[13]。另外,一些无机化合物也能诱导植物抗病性。其

6、中磷酸氢二钾对烟草病毒病有诱导效应,氯化钾可增强黄瓜幼苗的抗病性[14],纳米硅、氯化铵对观赏百合青霉病也表现出较高诱导抗病性[15]。1.3物理诱导因子概念:利用一些物理因素(如冷冻处理、高温处理或紫外线照射)能够引起植保素的产生和积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李保聚等应用高温(45~50?)处理黄瓜18个品种,结果发现各品种均不同程度获得了对黄瓜黑星病(Cladosporiumcucumerinum)的抗性[16]。2004年Stevensa用低辐射紫外光照射番茄,植株抗根软腐病。2007年MarkusPlessl等发现二氧化碳和臭氧的浓度升高后,马铃薯对晚疫病表现一定的抗性。2008

7、年Islam等用红光(600~700nm)照射番茄后,发现植株根部水杨酸积累,病程相关蛋白表达量上升,植株对根结线虫病产生抗性。[17]2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机制2.1物理机制通过木质素积累、乳突形成及胼胝体、胶滞体、侵填体等形成一个物理障碍,阻止或延迟病原菌的侵入,增强植物对病害的抗性。Reignault等发现,施用海藻糖后,小麦叶片表皮细胞乳突等沉积物增加[18]。水杨酸诱导拟南芥抗灰霉病的过程中,通过PAL和POD活性的提高引起木质素含量的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