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专题

高考二轮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专题

ID:12637542

大小:8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8

高考二轮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专题_第1页
高考二轮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专题_第2页
高考二轮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专题_第3页
高考二轮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专题_第4页
高考二轮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轮复习自主组材系列诗歌鉴赏专题·类型一。写景类诗歌鉴赏方法㈠鉴赏方法:抓住意象,配合关键词㈡高考范例解析:1.(2007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②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答:【分析】抓住意象“农人”“南亩”,配合关键词“倾家”“事”。【答案】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2.(2007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芣

2、苢①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礻颉⑦之。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李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礻颉: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答:【分析】抓住“芣苢”这个意象,配合诗中的动词和诗下的注释——妇

3、女采野菜,且是边采边唱,那么所描绘的应该是一种欢快的劳动场景。【答案】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3.(2006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晓上空泠峡①王罔运②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敢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①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答:【分析】诗的前两句,我们应该抓住“南风”“驿亭”“空泠”

4、三个意象,配合关键词“拂”“牵缆”“五更”(或诗题中的“晓”)“上”,就可以勾勒出画面。【答案】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二。情感类诗歌的鉴赏方法㈠分类:写情的诗一般可分为以景传情、以事传情和以物传情三种类型。16㈡具体分析:1.以景传情的:抓住意象特点,配合关键词,导出情感⑴(2007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

5、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①“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答:【分析】“水”的意象,在送别诗中,是用来象征情感的,“水送无穷树”,“水长”即“情长”,表现的是惜别之情;“云埋山”是说云遮住了前路,喻指前途艰险阻隔,表现出为友人担心,充满关切之情;水阔山高,使人产生前路茫茫之感慨。【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⑵(2005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6、题。(8分)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②“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分析】抓住意象“露”“阶”“苔”,“露”的特点——清冷,“阶”下生“苔”表明久无人迹,只见风吹露水,滴落阶下,不见人来,可见幽静。当此之时,作者思念友人,孤独寂寞之情流泻而出。【答案】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孤单、寂寞的情怀。⑶(2006湖北卷)阅

7、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丹阳送韦参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②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答:【分析】意象:“日”、“寒鸦”、“水”。抓住其特点,配合关键词——日已“晚”,提供背景,点明时间;寒鸦“飞尽”都已归巢,诗人却独立江边还在遥望,进行对比;“水”这个意象取“绵延不尽”之意,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在送别诗中常用,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水长”即“情长”。江水“悠悠”,就是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8、【答案】诗人独立江边遥望朋友去处不愿离去,直到很晚。秋夜清冷,乌鸦都已归巢,唯余江水悠悠。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思念之情。2.以事传情的(可能涉及到人物形象):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把握作者的情感。⑴(20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②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16【分析】题目中说,句句有怨,那么答题的时候就要句句分析,抓住关键词“岁岁”“朝朝”“三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