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教案.doc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教案.doc

ID:12638563

大小:3.65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8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教案.doc_第1页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教案.doc_第2页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教案.doc_第3页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教案.doc_第4页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教案【专题要点】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考纲要求】1、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资源的跨区

2、域调配。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2、分析:国土整治和和区域发展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的发展,试题能体现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思路,是当前命题的热点区域。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多一热点事例为命题背景,多种自然因素相结合,考察中国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地理的关系,及经济发展重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的区域因素。 3、命题趋势:提供各种区域

3、图,文字数据等多种自然地理要素信息,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工业生产的影响。结合中部崛起、环渤海经济区建设、西部大开发等时政热点,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以自然地理的关系,是特别要注意的命题点.【知识纵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地理背景:⑴特征: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②千沟万壑,支流破碎⑵脆弱的生态系统: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a.地理位置特殊,多处过渡地带b.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草地垦耕)②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⑶尖锐的人地矛盾:恶性循环2、问题和解决措施:⑴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

4、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④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②过度樵采③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④开矿⑵整治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20-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3、发展农业自

5、然条件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利:位于暖温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①位于半干旱区,降水稀少②低温时间长③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④土壤贫瘠⑤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可持续发展:①控制人口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④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⑤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1、背景:⑴位置和范围: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行政区划跨新、宁、甘、内蒙古及吉、辽、冀、陕等省区的一小部分。⑵地形地貌:以高原、盆地为主,洞中部为辽阔坦荡

6、、波状起伏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新疆境内)三山夹两盆。⑶自然特征: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原因:自然—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地形-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②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以贺兰山为界2、分布: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樵采,造成沙丘活化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和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重视环保,荒漠化呈点、线状,面积小而分散,但危害大3、西北荒漠化的原

7、因:⑴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②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③大风吹杨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渡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4、治理:⑴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⑵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1、长江三峡和长江三峡地区:长江三峡:长

8、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之间200千米左右的河段。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三峡地区:从宜昌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