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ID:12648056

大小:10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8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1页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2页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3页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4页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07级地理科学付瑶1256407041一、前言从2010年5月25日——5月28日和7月4日——7月9日近八天的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在课堂上我们已经掌握了综合自然地理的理论知识,但对实地考察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还存在着欠缺,所以,我们充分利用了这次野外实习的机会,从西到东横穿了东北平原,从西到东的路线为乌兰浩特市——白城市——洮南市——通榆县——长岭县——长春市——蛟河市——敦化市——二道白河镇——长白山。由于区域跨度大,时间有限,我们的野外实习采

2、用乘车的方式进行,到典型的观察点下车仔细观察。通过此次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验证了课堂上所学习空间地理规律,从实践中整体体会到了区域自然地带的区别,对自然地理环境各个组成要素的性质、特征、类型、分布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这次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对温带针茅草原栗钙土地带段、温带森林草原黑土黑钙土地带段、温带针阔混交林暗棕壤地带段和区域内非地带因素影响非地带单元的观察以及长白山垂直地带性规律的考察。综合自然地理的野外实习,不仅让我深刻的认识了理论知识而且让我们掌握了

3、自然地理学的学习方法,更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学习兴趣。二、区域自然环境概况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北界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地处东经122-131度,北纬41-46度之间,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平原。吉林省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东部地势高的地区降水多于西部,形成了温带湿润区、温带半湿润

4、区和温带半干旱区,同时降雨量还影响各地带段的植被,分别为针阔混交林、以羊草占优势的森林草原以及典型草原的地带性植被。在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吉林省的土壤从东到西为暗棕壤、黑土黑钙土和栗钙土。(—)吉林西部实习——以观察点为单元从长春向西走到乌兰浩特市的观察点,如表11、我们选择了人工取土场,125°4′54.8″E,43°58′43.6″N开始观察,海拔大约200m,地形面与学校是一个面,而此处海拔却比学校的低,地形面的地势东高西低。由于地势较高,地平面微波起伏,此处正处于上升阶段,在流水作用下侵蚀而成。观

5、察此地的土壤剖面,底部岩石是白色的且有铁质锈斑的湖相沉积物,表层土壤约1m厚的黄土状亚黏土,且越向上黄土颗粒分布越均匀,与下层岩石变化大,可推测此地的黄土并非原地的风化物,而是在外力作用下再次堆积。用盐酸实验验证土壤中并不含钙,所以黄土是被流水搬运而来。根据黄土颗粒的胶结程度判断,应为Q2时期的,综上这里是中更新世水成黄土台地。由于这里的气候是温带半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季节性冻土和母质的黏重,透水性差,使土壤发生潴育化过程,土壤中有铁锰结核。由于此地和周围地势起伏不大,降水后一部分流走,一部分留在此处,属

6、于水上处境。2、乘车行至翁克,地势开始升高,这是一个高台地,在流水作用下,地形面侵蚀强烈,此处属于松辽分水岭的一部分。该观察点底部岩石为红色砂砾岩,与上一点相比岩石颗粒胶结更紧实,可判断高台地形成于Q1时期。红色砂砾岩磨圆较好,所以此处岩石也是被洪水搬运堆积,所以此地是一个Q1时期的洪积台地。此处海拔比上一点高,且Q1时期的洪积台地上没有Q2时期的黄土台地堆积,因此可能原因有二个:一是在Q2时期发生洪水之前这里就发生了构造运动抬升了;二是Q2时期的洪水小,没淹没这里,后来地势抬升了。由于地势较高,水文特征是

7、残积处境,将土壤中的钙淋溶,在半湿润区,淋溶不彻底,土壤为淋溶黑钙土,植被本应该是森林草原,但现在已被人类开垦,种植上了农作物。3、观察点是温带亚湿润气候区的阶地平原。判断这里为阶地而不是台地的原因是土壤剖面呈二元结构,不是漫滩的原因是二元结构上已经发育了土壤。这里海拔150m,由于地势抬升不高,所以地形面侵蚀很弱,地势较平坦。根据岩石的颗粒的胶结程度判断为Q3时期的亚砂土,土壤发育成黑钙土,原生植被是典型的羊草草原,但现在已被人类耕作。4、霍林河的泛滥平原霍林河是一条季节性的河流,观察点是霍林河河漫滩上。

8、海拔100m左右,由于地势较低,有属于半湿润区气候,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地下水流向地表,土壤发生盐碱化地球化学过程,受地下水的影响,土壤发育为盐化草甸土。由于不缺水,盐度高,植被是草甸草原。霍林河来回摆荡,带来了大量的沙,在风的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的沙丘,沙丘逐渐变大形成沙垄,在远处形成了闭流区。沙丘上现已生长了柳树和草本,说明沙丘较湿润且已成固定沙丘。1、观察点是洮儿河西岸的一个取土坑,海拔150m,比洮儿河地势高,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