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复习题

地基与基础复习题

ID:12649130

大小:3.23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8

地基与基础复习题_第1页
地基与基础复习题_第2页
地基与基础复习题_第3页
地基与基础复习题_第4页
地基与基础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基与基础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资料(一)年级专业姓名分数(一)填空(共25分,每空1分)1.颗粒级配曲线越,不均匀系数越,颗粒级配越。工程上应选择级配的土料作为填方或砂垫层的土料。2.工程上用(Cu)表示土颗粒的不均匀程度,Cu时视为不均匀的,否则称为均匀的。3.土中应力按起因分为和,按作用原理或传递方式可分为和。4.土的渗透破坏形式通常为和。5.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常用测定方法有、、和。6.荷载试验曲线上,从线性关系开始变成非线性关系时的界限荷载称为。7.郎肯土压力理论中,当墙后填土达到主动郎肯状态时,填土破裂

2、面与水平面夹角为。8.相同地基上的基础,当宽度相同时,埋深越大,地基的承载力。9.浅基础是指埋深的基础。10.端承桩是指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承受而可忽略不计的桩。11.在细粒土的击实曲线上,峰值干密度所对应的含水量称为。12.孔隙比是指与之比。(二)选择题(15分,每题1分)1.利用角点法及角点下的附加应力系数表仅可求得()。A基础投影范围内地基中的附加应力B基础投影范围外地基中的附加应力C基础中任意点的附加应力D基础中心点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2.土中控制体积和强度变化的应力是()。A孔隙水压力B

3、有效应力C自重应力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B土的压缩主要是土中孔隙体积的减小C土的压缩与土的透水性有关D饱和土的压缩主要是土中气体被挤出4.土的压缩系数a越大,表示()。A土的压缩性越高B土的压缩性越低Ce-p曲线越平缓De-lgp曲线越平缓5.在基底平均压力和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条形基础的沉降比矩形基础的沉降()。A大B小C相同D无法比较6.达西定理描述的是()状态下的渗透规律。A层流B紊流7.某房屋地基为厚粘土层,施工速度快,则在工程上地基土抗剪强度指标宜用下列哪种试

4、验确定?()A固结快剪B快剪C慢剪8.挡土墙后填土应选用()。A砂土B膨胀土C淤泥9.使地基形成连续滑动面的荷载是地基的()。Ap1/4Bp1/3CpuDpcr10.无粘性土坡的稳定性应()。A与坡高有关,与坡角无关B与坡高无关,与坡角有关C与坡高和坡角都无关D与坡高和坡角都有关11.对摩擦桩来讲,桩侧阻力充分发挥所需的桩土相对位移比桩端阻力充分发挥所需的位移()。A大B小C相等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土的自重应力一般不会引起地基变形B地基中附加应力会引起地基变形C饱和土中的总应力等于有效应力和

5、附加应力之和D孔隙水压力会使土体产生体积变形13.土的g(天然容重、gsat(饱和容重)、g’(浮容重和gd(干容重)数值大小依次为()。Agd

6、分层总和法的原理及计算步骤;2.朗肯理论与库伦理论分析方法的差异以及计算误差;3.抗剪强度的常用试验方法(三轴和直剪)的优缺点;4.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步骤;5.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四)计算题(30分,每题10分)1.用来修建土堤的土料,天然密度r=1.92g/cm3,含水量w=20%。现要修建一压实干密度rd=1.70g/cm3、体积为8000m3的土堤,求修建土堤所需开挖的体积。2.(1)已知水头差h=20cm,土样长度L=30cm(图1),试求土样单位体积所受的渗透力是多少?(2)若

7、已知土样的Gs=2.72、e=0.63,问该土样是否会发生流土现象?(3)求使该土样发生流土石的水头差h值。3.建筑物下基础某点的应力为:sz=250kN/m2,sx=100kN/m2和t=40kN/m2,且已知土的f=30o,c=0。问该点是否剪破?参考答案(一)1.平缓(陡);大(小);好(差);良好2、不均匀系数;大于53、自重应力;附加应力;有效应力;孔隙水压力4、流土;管涌5、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无侧限剪切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6、临塑荷载7、450+f/28、越大9、小于等于5m10、桩

8、端阻力;桩侧摩阻力11.最优含水量wOP12.孔隙体积;固体颗粒实体体积(二)1~10:C,B,D,A,A,A,B,A,C,B11~15:B,D,B,A,B(三)1.(1)在地质剖面图上绘制基础中心点下地基中的自重应力分布曲线和附加应力分布曲线。(2)确定沉降计算的深度。一般取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值为0.2(一般土)或0.1(软土)的深度处作为沉降计算深度的限界。对一般房屋基础,亦可按下列经验公式Zn=B(2.5-0.4´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