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注浆成型工艺要点及缺陷分析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要点及缺陷分析

ID:12651837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8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要点及缺陷分析_第1页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要点及缺陷分析_第2页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要点及缺陷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要点及缺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注浆成型是一种适应性广、生产效率高的成型方法,凡是形状复杂或不规则、不能用其他方法成型以及薄胎制品都可用注浆成型来生产但是由于温、湿度对坯体成型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半成品的质量和成品率的高低,所以生产时必须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及季节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1、对石膏模型的要求    (1)设计合理,易于脱模,各部位及吸水均匀,能保证坯体收缩一致。    (2)孔隙率和吸水率适度,比可塑成型模型略大。    (3)模型的湿度要严格控制,一般应保持5%左右的吸水率,过干会引起坯体开裂;过湿会延长注浆时间,甚至难于

2、成型。    2、对泥浆性能的要求    为了提高注浆生产效率,并获得高质量的坯件,要求泥浆具有良好的性能。    (1)流动性好,要求泥浆在含水率较低的情况下粘度小,倾注时泥浆流出一根连绵不断的细线,使之容易流动到模型的各部位。    (2)稳定性好,要求泥浆中的瘠性原料不沉淀,即悬浮性好,使成型后的坯体各部位组织均匀。    (3)触变性适宜,即粘度不宜过大。    (4)渗透性好,即过滤性好,要求泥浆中的水分能顺利通过粘附在模壁上的泥层而被石膏吸收。    (5)不含气泡,以利于增加坯体的强度。一、注浆成型生产对环境温度

3、、湿度的要求    3、对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    注浆成型的卫生瓷操作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5度—37度为好,夜间的温度可以提高一些,但也不能超过50度,因为超过50度,一方面坯体的外表面干燥速度过快,而坯体内表面的干燥速度则相对较慢,造成坯体在干燥过程中内外收缩不均,导致坯体在干燥过程中开裂;另一方面温度超过50度容易使石膏模过干、过热,而且石膏模形状复杂,各部分干湿度不均,在成型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吃浆过快以及成型后坯体气孔率增大等缺陷。成型操作的湿度一般控制在50-70%,过高则坯体的干燥速度太慢,影响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过

4、低坯体干燥速度加快,收缩速度也在加快,容易产生开裂,特别是成型复杂的产品在应力集中的部位,开裂更加严重。    4、.注浆成型的坯体对季节的要求    注浆成型的坯体质量对季节的变化比较敏感,特别是春秋季节对坯体成型影响最大。因为春秋季节风比较大,空气又比较干燥,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坯体在成型阶段就造成大面积的风裂,严重影响坯体的收成率。主要原因是风不可能均匀地吹到坯体的各个部位,造成坯体各个部位干燥不均匀,局部收缩过快而产生开裂。    因此,春秋季节坯体成型要注意的问题是:    (1)成型车间不能开窗户

5、,门上要挂门帘,避免外面的风直接吹到室内的坯体上,必要时可以用薄膜全部将坯体盖起来,这样在干燥过程中收缩均匀。(2)春秋季节要经常在成型操作室内四周喷洒一些水,喷水的目的是增加室内的湿度。喷洒水量要求刚进入春秋季节时少喷洒,慢慢地增多,在接近夏季和冬季时慢慢减少,但要注意阴、雨天要少喷洒甚至不洒水。夏季风比较小,湿度较大,室内不要喷洒水可以开窗户。冬季一定要把窗户缝糊好,保证室内温度。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季节的变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及控制好生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收成率是十分有益的。    二、陶瓷注

6、浆成型缺陷分析    1、气孔与针眼    (1)泥浆的流动性差,粘度大,致使泥浆中的气泡不易排出。    (2)泥浆未经陈腐,或电解质种类及用量不当。    (3)搅拌泥浆太剧烈,或注浆速度太快,使泥浆中夹有气泡,或泥浆真空脱泡处理不严。(4)石膏模过湿、过干、过旧,或模型表面沾有灰尘。    2、泥缕    主要原因是泥浆的粘度大,流动性差,或因倾浆操作不当,或模型工作面沾有浆滴。还有一种情况,因进浆时集中于模型内某一局部,由于泥浆的冲击而形成这一局部颗粒取向排列不同,致使干燥收缩时隆起成筋状,即使经过车修或用刀削平,烧后

7、仍有明显的泥缕。    3、开裂    (1)泥浆配方不当;    (2)陈腐不足、不均;    (3)操作不当、厚薄坯;    (4)脱模太早或太迟;    (5)接坯的双部分干湿不一致。    4、变形    (1)泥浆水分太高,干燥收缩过大。    (2)泥浆混合不匀,干燥收缩不一。    (3)倾浆操作不当,坯体厚薄不匀。    (4)模型过湿,或脱模过早,出模操作不当,湿坯没有放平、放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