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

ID:12656617

大小:119.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18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_第1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_第2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_第3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_第4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型及复习重点说明:(1)总分100分。题型可能包括以下五类,各类型可能所占分数的比例并非最终考试题型分数的比例;(2)该重点并不涵盖所有考试内容,所以复习时除针对重点外,还要阅读和理解课件和教程上的其它内容以及回忆课堂讲述内容。为方便大家复习,复习重点中标出了参考页码等信息,有的有参考答案,但并不意味这些是重点中的重点。一、填空(每空1分,可能占10分)如:1.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_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生、发展、_______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

2、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起伏形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生、发展、空间分布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2.第四纪中国北方出现的有代表的动物群:早更新世的______动物群,中更新世的______动物群,晚更新世的萨拉乌苏动物群。第四纪中国北方出现的有代表的动物群: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动物群,中更新世的周口店动物群,晚更新世的萨拉乌苏动物群。二、判断题(每题1分,可能占10分)如:1.地貌学属于地球科学,而第四纪地质学属于历史地质学。(对)2.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因此大陆冰盖地区可以经常看到冰斗地貌。(错)三

3、、名词解释(每组3-5分,可能占共20分)如:1.顺构造地形与逆构造地形:地形正向构造与高地相一致,负向构造与低地相一致,称为顺构造地形。正向构造与低地相一致,负向构造与高地相一致,称为逆构造地形。2.准平原/夷平作用/夷平面:山地经外力作用剥蚀,变成较平坦的地区,这种近似平原的地形叫做准平原。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地壳运动处于上升时,使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包括准平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用形成的平原等)又会受到侵蚀破坏变为山地,但在山顶部分还

4、残留着古平原面,这种地形就称为夷平面。如果山地曾发生多次间歇性上升,则会形成若干个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夷平面。这种多层地形是判断区域间歇性升降运动的重要标志。重点:1.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参考教程p2-3)2.山地/平原/高原:(参考教程p46、53)3.山岭/山脉/山系:(参考教程p46)4.河床/河漫滩/阶地(参考教程p69、70或73)5.石芽/石林:(参考教程p85及课件)6.岩溶漏斗/溶蚀洼地:(参考教程p86-87和课件)7.盲谷/干谷:(参考教程p88和课件)8.峰丛/峰林/孤峰:(参考教程p8

5、8和课件)9.石钟乳/石笋/石柱:(参考教程p90和课件)10.大陆冰川/山岳冰川:(参考教程p94、100和课件)11.冰斗/刃脊/角峰:(参考教程p96和课件)12.冰川谷/悬谷:(参考教程p96和课件)1.羊背石/鼓丘:(参考教程p96和课件)2.冰碛丘陵/终碛垄(堤):(参考教程p97和课件)3.风沙流/风沙作用:(参考课件和教程p104)4.冰期/间冰期:(参考教程p94和课件)二、简答题(每题5-10分,可能占30-40分)如:1.我国山地高度分类及其对应的海拔高度?山地的切割程度如何划分?参考:

6、极高山>5000m、高山3500-5000m、中山1000-3500m、低山500-1000m、丘陵(相对高度<100m)。相对高度>1000m为强烈切割程度山地,500-1000m为中等切割程度山地,100-500m为轻微切割程度山地。2.比较冰川地貌中的羊背石和鼓丘的形态特征和成因。(以课件为主,书上关于鼓丘的形态描述有误)参考:(1)羊背石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在山岳冰川作用区多见;而鼓丘属于冰碛地貌,多见于大陆冰川。(2)组成鼓丘的冰碛物中,含泥量较高,而羊背石是基岩质的。(3)羊背石是冰床上由冰蚀作用

7、形成的石质小丘,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鼓丘是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一种流线型丘陵,平面上呈蛋形,长轴与冰流方向一致。(4)羊背石剖面形态两坡不对称,迎冰流面坡度平缓作流线形,背流面表面呈锯齿状的陡坡;鼓丘两坡也不对称,但迎冰坡陡,背冰坡缓。(5)羊背石迎冰流面以磨蚀作用为主,表面留下许多擦痕刻槽、磨光面等痕迹,背流面则在冻融风化和冰川挖蚀作用下,形成表面坎坷的陡坡;而鼓丘是冰川的搬运能力减弱时,冰碛沉积压实形成的丘陵。重点:1.山地组成与组合(教程p46)/山地成因类型(教程p49)/高度分

8、类(教程p47)/平原的形态分类和特点(教程p53)2.河流地貌(教程p67)/河谷的形态要素(教程p67)/河流侵蚀种类及特征(参考教程p68和课件)牛轭湖及离堆山(参考教程p70及课件)/河流阶地及形态要素组成(参考教程p73和课件)/阶地的构造成因(参考教程p74和课件)/阶地类型及主要特征?(参考教程p74和课件)3.岩溶作用和岩溶地貌发育条件(参考教程p81/82及课件)/石芽和石林的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