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的不是物理而是情景?

高考考的不是物理而是情景?

ID:12658444

大小:1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高考考的不是物理而是情景?_第1页
高考考的不是物理而是情景?_第2页
高考考的不是物理而是情景?_第3页
高考考的不是物理而是情景?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考的不是物理而是情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DBFQSYYDYPTDFDF高考考的不是物理而是情景?广东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朱建平[摘要]“对尖子生的选拔,考的不是物理,而是情景”,这是近年来广东高考物理试题的一种表象,而其根本是突出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在物理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原认识,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强化探究式教学,创设情景,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在物理的课堂上,能挣脱考试的悬结,完全沉浸在探究自然的愉悦之中,才是高考与教学改革所共同追寻的目标。[关键词]高考中学物理教学能力培养从2010年起,广东省实行“语数英+文、理综合”的高考方案,时至今日已是第四年。高考物理试题的风

2、格及难度设置与原“3+X科”时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对尖子生的选拔,考的不是物理,而是情景”成为了对广东物理试题的新看法。果真如此吗?这对中学物理教学会有什么启示呢?一、对尖子生的选拔,真的“考的不是物理而是情景”吗?广东高考物理试题一共12题,单选题4题、双选题5题、实验题1题、计算题2题。试题全卷难度与各类题的难度如右图所示[1]。由此图可见,全卷各类试题的难度梯度非常明显,从试题总体难度的分布看,对尖子生的选拔功能,显然是落在了计算题的第2题上。近年计算题第2题的难度如下:年份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难度0.340.210.200.21下面我们分析一下

3、其中的几道试题。2011年第36题:如下图所示,以A、B和C、D为端点的两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一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紧靠B点,上表面所在平面与两半圆分别相切于B、C。一物块被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E点,运动到A时刚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然后经A沿半圆轨道滑下,再经B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C时被牢固粘连。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滑板质量M=2m,两半圆半径均为R,板长l=6.5R,板右端到C的距离L在R<L<5R范围内取值。E距A为S=5R,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重力加速度取g.(1)求物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2)试讨

4、论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离开滑板右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与L的关系,并判断物块能否滑到CD轨道的中点。E解答此题,必须运用相应的物理知识对物块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与判断,并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进行推演。WWW.NUQK.COM碳晶墙暖WWW.QIANGNUANTANJING.COMWWW.NINBOFP.COM209.73.159.40购800网WWW.GOU800.COMDBFQSYYDYPTDFDF此题的物理过程:物块放上传送带后加速→沿光滑轨道AB滑下→冲上滑板物块减速→从滑板上冲出,冲上CD轨道。上述的运动过程初看似乎比较简单,然而细看这其中却存在着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5、。首先,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有三种可能:①一直加速;②先加速,与传送带同速后匀速;③运动到A点处恰与传送带同速。其次,物块冲上滑板后,物块和滑板的运动有四种可能:①物块与滑板达到共速,以共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后与C碰撞,最终物块从滑板右端滑出;②物块与滑板达到共速,以共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后与C碰撞,最终物块不能从滑板右端滑出;③物块与滑板达到共速前滑板与C发生碰撞;④在滑板碰到C之前物块从滑板右端飞出。解答此题要用到的物理知识是: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动量守恒。2010年广东物理试题的第35题,也是一道力学题,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与上题基本相同。然而两题的

6、实测难度却有非常大的差距[2]:试题2010年第35题2011年第36题难度系数0.590.212010年第35题:如下图所示,一条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ab段水平,bcde段光滑,cde段是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一小段圆弧。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和B紧靠在一起,静止于b处,A的质量是B的3倍。两物体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离,分别向左、右始终沿轨道运动。B到d点时速度沿水平方向,此时轨道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B所受重力的,A与a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g,求:(1)物块B在d点的速度大小;(2)物块A滑行的距离。题中涉及的物理过程是:A、B两物块在内力作用下分离→

7、A向左减速滑行→B向右冲上斜坡→B在ce段做圆周运动。A、B两物体运动的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明确,考生无需对多种可能的运动展开讨论。此题要用到的物理知识除了与上题相同的外,还要多用到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相关知识,而实测难度为0.59。可见,这两题难度的差距不是来自于考生是否知道相关的物理知识,也不是来自于考生是否会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而是在于考生是否能根据题目设定的条件,正确推演出后续可能出现的物理情景。事实上,由于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性决定了高中物理知识内容不会过深,考生通过三年的学习,特别是高三一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