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大纲答案(二级)

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大纲答案(二级)

ID:12674514

大小:1.39 MB

页数:304页

时间:2018-07-18

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大纲答案(二级)_第1页
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大纲答案(二级)_第2页
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大纲答案(二级)_第3页
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大纲答案(二级)_第4页
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大纲答案(二级)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大纲答案(二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大纲(二级)第一部分基础理论1.掌握燃烧的本质?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化合反应,有分解反应。燃烧是可燃物质与氧或其他氧化剂反应的结果,剧烈的氧化反应,瞬时放出大量的热和光;近代连锁反应理论认为燃烧是一种游离基的连锁反应。连锁反应也称为链式反应,即在瞬间进行的循环连续反应。近代燃烧理论认为,可燃物质的多数氧化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中间阶段反应;不是氧化整个分子,而是氧化连锁反应中间产物———游离基和原子。可见,燃烧

2、是一种极复杂的化学反应,游离基的连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2.掌握自燃的原因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即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发生的生物、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然燃烧起来的现象。由于热的来源不同,物质自燃可分为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两类。(1)引起受热自燃的主要原因:①接触灼热物体。如可燃物质靠近烟囱、取暖设备、电热器具,或烘烤可燃物质时,若距离太近或温度过高就有着火的危险。②直接用火加热。主

3、要是指熬炼和热处理过程中,由于温度失控,达到自燃点而着火。③摩擦生热。如机器的轴承和摩擦部分缺乏润滑油或缠绕纤维物质,摩擦力增大,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可燃物质燃烧。④化学反应。有些物质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大量热,使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自燃。⑤绝热压缩。物质在以很大的压力压缩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若达到物质的自燃点则自行着火。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就是由于绝热压缩空气的高温引起燃料的燃烧。⑥热辐射作用。除明火和灼热体发出的辐射热能引起周围可燃物质着火外,太阳的辐射热也能引起易燃物质发生自燃。(2)引起本身自燃的主要原因①氧化生热。如褐煤、浸油脂物

4、质、黄磷、金属硫化物等。②分解生热。如硝化棉、赛璐珞、硝化甘油等。③聚合生热。指低分子单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反应,释放出热量。④吸附生热。因吸附空气中的氧而发生自燃。如活性炭、还原镍、还原铁。⑤发酵生热。如稻草、籽棉、树叶、锯末、甘蔗渣、玉米芯等。3.掌握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1.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闪点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2.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

5、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燃点对于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可燃液体,具有实际意义。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其燃点以下,就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用水冷却灭火,其原理就是将着火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3.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4.了解自燃点的影响因素一、影响液体、气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①压力。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②氧浓度。混合气中氧浓度越高,自燃点越低。③催化。活性催化剂能降低自燃点,钝性催化剂能提高自燃点。④容器的材质和内径。器壁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催化作用

6、;容器直径越小,自燃点越高。二、影响固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①受热熔融。熔融后可视为液体、气体的情况。②挥发物的数量。挥发出的可燃气体越多,自燃点越低。③固体的颗粒度。固体颗粒越细,比表面积就越大,自燃点越低。④受热时间。可燃固体长时间受热,其自燃点会有所降低。5.了解气体的燃烧特点及燃烧方式可燃气体的燃烧不需像固体、液体那样需经熔化、蒸发过程,所需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两大类: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从喷口(管道口或容器泄漏口)喷出,在喷口

7、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称为扩散燃烧。其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可燃气体的扩散速度。例如,管道、容器泄漏口已发生的燃烧,天然气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等均属于扩散燃烧。2.预混燃烧:可燃气体与氧在燃烧之前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体,被引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现象,称为预混燃烧。这类燃烧往往造成爆炸,也称爆炸式燃烧或动力燃烧。影响气体燃烧速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气体的组成、可燃气体的浓度、可燃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管路直径、管道材质等。6.掌握液体的燃烧特点和过程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

8、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因此,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具有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醇类燃烧时,通常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