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穴位详解--四四上臂部位

董氏穴位详解--四四上臂部位

ID:12676116

大小:1.07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8

董氏穴位详解--四四上臂部位_第1页
董氏穴位详解--四四上臂部位_第2页
董氏穴位详解--四四上臂部位_第3页
董氏穴位详解--四四上臂部位_第4页
董氏穴位详解--四四上臂部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董氏穴位详解--四四上臂部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四上臂部位背面側面正面分金穴定位上臂肱骨內側,肘窩橫紋上一寸五分。主治感冒、鼻炎、喉炎。針法與應用針深五分至一寸。後椎穴、首英穴穴名後椎穴首英穴定位上臂肱骨外側,肘橫紋直上二寸五分。後臂肱骨外側,肘橫紋上四寸五分。主治脊椎骨脫臼、脊椎骨脹痛、腎炎、腰痛。同後椎穴。後椎穴、首英穴一起下針亦治支氣管炎、老人夜咳及口乾。針法與應用針深五分至一寸半,貼骨下針。後椎、首英兩穴通常同時用針,效力迅速而佳。富頂穴定位後臂肱骨外側,首英穴上二寸五分,距肘橫紋七寸。主治疲勞、肝弱、血壓高、頭暈、頭痛、血管硬化。針法

2、與應用針淺治疲勞、肝弱,針深治頭痛、血壓高。後枝穴定位當肩中與肘之直線上,富頂穴上一寸,離肘橫紋八寸。主治血壓高、頭暈、頭痛、殺菌、皮膚病、血管硬化。針法與應用富頂、後枝同時下針,可治頸項疼痛及面部麻痹。肩中穴定位當後肱骨上,肩骨縫之正中央下二寸五分。即十四經肩顒穴下二寸半處。主治膝蓋痛、皮膚痛(頸項皮膚病)、小兒麻痹、半身不遂、心跳、血管硬化、鼻出血、肩痛。針法與應用針深五分至一寸半。左肩痛扎右穴;右肩痛扎左穴。背面穴定位在肩骨縫之中央上二分,舉臂時空陷處中央上二分處。主治腹部發悶、發音無力。用三

3、稜針可治全身疲勞、兩腿發酸、嘔吐、肝霍亂、陽霍亂、陰陽霍亂。針法與應用針深三分至五分。或用三稜針點刺出血。人宗穴、地宗穴、天宗穴穴名人宗穴地宗穴天宗穴定位在上臂肱骨內緣與肱二頭肌間之陷處,肘窩橫紋上三寸五分。在人宗穴上三寸處,即肘窩橫紋上六寸五分。在上臂肱骨內緣與肱二頭肌後部間之陷處,肘窩橫紋上九寸五分。主治腳痛、手痛、肘臂腫痛難動、面黃(膽病)、四肢浮腫、脾腫大、感冒、氣喘。能使陽症起死回生,心臟病及血管硬化。婦科陰道癢、陰道痛、赤白帶下、小腿痛、小兒麻痹、狐臭、糖尿病。針法與應用用毫針,針深五分

4、治感冒氣喘,針深八分治臂,針深一寸二分治肝、膽、脾病。兩臂之穴同時下針,偏外傷肱骨,偏裏傷肱二頭肌,扎針部位應準確。天宗、地宗、人宗三穴可同時使用形成倒馬針法,以提高治療的效果。雲白穴定位在上臂肱骨後緣肩尖前約二寸許,肩中穴內二寸處。主治婦科陰道炎,陰道癢,陰道痛、赤白帶下、小腿痛、小兒麻痹。針法與應用針深一寸至一寸半。常與李白穴配用。李白穴定位在雲白穴向外斜下二寸。主治狐臭、腳痛、小腿痛、小兒麻痹。針法與應用針深五分至一寸五分。支通穴定位在上臂後側,首英穴向後橫開一寸。主治高血壓、血管硬化、頭暈、

5、疲勞、腰酸。針法與應用針深六分至一寸。貼近肱骨後緣扎針。落通穴定位在上臂後側,即富頂穴向後橫開一寸。主治高血壓、血管硬化、頭暈、疲勞、四肢無力、腰酸。針法與應用針深六分至一寸。常與支通穴配用。下曲穴、上曲穴穴名下曲穴上曲穴定位在上臂後側,即上曲穴向下二寸。在上臂後側,肩中穴向外開二寸。主治血壓高、坐骨神經痛(肺與肝機能不全引起)、半身不遂、小兒麻痹、神經失靈及神經失靈而應起之骨頭脫節症,臂痛、小腿脹痛。針法與應用針深六分至一寸五分。治左臂取右穴;治右臂取左穴。用三稜針出血治肝硬化及肝炎。水愈穴定位在

6、上臂後側,背面穴向後開斜下二寸,即十四經肩貞穴後下五分處。主治腎炎、腎結石、腰痛、全身無力、蛋白尿、臂痛、手腕手背痛。針法與應用針深三分至五分。三稜針扎出黃水者主治腎病,出黑血者主治臂痛、手腕手背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