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调整优化

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调整优化

ID:12677831

大小:18.9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8

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调整优化_第1页
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调整优化_第2页
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调整优化_第3页
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调整优化_第4页
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调整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调整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调整优化时间:[2012-04-16]中国能源报  长期以来,我国大区电网存在电源分布不合理,造成电源结构(基、腰、峰荷电源)性矛盾,即电网严重缺调峰电源,是当前电源紧张和阻碍节能减排的关键。   首先,我国电力一次能源构成不合理,品种单一。   目前,我国水电占20%以上,煤电70%以上,核电、抽水蓄能、燃气电厂极少,合起来不足10%,燃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80%以上,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很大。核电极少,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发利用。   其次,我国电源结构不合理。   电力一次能源结构不合理必然导致电源结构不合理。水电占20%多,且

2、多是径流,西南水电年利用4000小时以上,汛期大发,带基荷,供水期可提供调峰也不足10%。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网进入超高压、大电网、大机组时期,执行“以大代小”、“以煤代油”政策;原日内开停作主力调峰的小火电、油电近亿千瓦,逐年关停,至2010年小火电、油电关停8100万千瓦,原调峰率高的油电大机组改为煤电,但却没有规划补建峰荷电源,致使调峰矛盾凸显,至今时过20年,矛盾依旧,实属决策严重失误。   发展热电没有严格执行国家“以热定电”的原则,机组多为30万千瓦打孔抽汽的,只允许调峰10%。主要新增低碳大机组合理调峰率为20%,故现有水、火电合理调峰率约为总电源15

3、%-20%,远不能满足电网40%-50%峰谷差的调整要求。   特别是电源结构性矛盾,造成严重缺调峰电源,尚未引起重视。一些决策领导和专家只谈“发电能源结构”,即煤、水、油、核、新能源的比重,这是必要的,而重要的“基荷、腰荷、峰荷电源结构”甚至未提出这个概念,电源规划中只列电量、最大电力和备用容量,列峰谷差,但不做调峰方案。上世纪八十年代几个大区电网都曾长期存在峰荷电源不足,频繁拉闸限电,成为困扰调度的严重问题。但笼统地归因于缺装机容量,有大区电气工程学会组织召开水、火电设计院及网省局专家“调峰专题会”,一致认为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迫在眉睫,建议调整原规划项目以100万千瓦抽

4、水蓄能替代同容量煤电规划项目。但决策领导以所谓的有煤电项目才有电煤指标的说法,一味地争上港口、路口煤电项目,使建议告吹。以后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装了一批,电源有余了,但调峰矛盾更加突出,小火电难以停下去。虽采取了5.0万千瓦及以下火电机组每日开停调峰,又迫使10万千瓦煤电机组开停。进一步迫使30万以上机组深度调峰,60万机组非常规调峰降出力到50%。制粉、除灰、油、汽、水等系统频繁调整,煤耗高,磨损大,不经济,不安全,电网安全经济调度无法进行。又搞一批20、30万机组轮流开一天停两天,电厂抵制,曾发生过有20万、30万机组冷备用、高峰时拉闸的极不合理局面。   虽已有联网

5、错峰,仍在搞火电机组非常规调峰,在组织用户有序用电,高峰让电以保生活用电,这不正是调峰矛盾吗?发生高峰时频繁拉闸的极不合理局面仍然存在。   因此,多年来一直迫使超临界和超超临界60万-100万千瓦机组非常规调峰,低谷时出力压到50%亚临界运行,使低碳机组高碳运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电网每年增长的用电负荷,其峰谷差将超过50%,如继续增建低碳煤电大机组,必将继续强迫其非常规调峰,岂不恶性循环。目前东中部电网出现缺电,实际是缺调峰电源,目前调峰电源约占总电源的15%-20%。因此调整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已迫不亟待。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合理的电源结构,使基、腰、峰荷电源保持

6、最佳比例,一般峰荷电源占总装机容量25%~35%。峰荷电源首选是抽水蓄能,其装机比重较高。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抽水蓄能规模始终按电源结构最优原则确定,1980年占总装机8.01%,1990年占9.03%,1999年占9.4%。且认为应始终保持10%-15%的最优比重,并由政策规定不必逐个将其上网电价待财务评价,而由九大电力公司统一还贷。   我国南方电网公司2006年成立调峰调频发电公司,2009年派专家到日本考察抽水蓄能发展历史和运营现状。目前广东电网有2个24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占广东电网8%,在建4座共760万千瓦,2015年将达10%。   我国蓄能电站不足

7、2%,合理的比例应保持10%以上,才能适应风电、核电发展和火电大机组的高效运行。   风电因其间隙性、波动性特点,因此开发百万千瓦或更大的风电场,主要需解决并网、蓄能和励磁的问题。   风电与常规水电配合   风电、水电年度分布特性:冬春季雨少风多,水电为供(或枯)水期,水电少而风电为大发期;汛期雨多风少,正是水电大发,而风电少发正可检修。二者能量互补。   常规水电年利用小时低,南方的约4000小时左右,东北、西北水电主要用于调峰,利用小时数2000-3000,故水电线路送电年利用小时低,供水(或枯)水期更低,如果水电送出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