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ID:1268213

大小:135.5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7-11-09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八章30年代小说(一)1、30年代小说的成熟与繁荣的重要标志:(1)小说题材空间的拓展;(2)长篇小说的成熟;(3)小说流派的涌现。(普罗小说、左联青年作家群、社会剖析小说等)2、普罗小说:(1)成员:(主要为太阳社成员)蒋光慈、洪灵菲、楼建南、戴平万,以及后期创造社成员郭沫若、郑伯奇、华汉(阳翰笙)等。(2)创作题材:一类是描写现实革命斗争的题材,着力表现无产阶级与其他劳苦大众生活的痛苦不幸和走向革命的必然历程;另一类是反应大革命前后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人生道路,形成“革命+恋爱”的主题模式

2、。(3)代表作:华汉长编小说《地泉》(包括《深入》《转换》《复兴》三部曲);蒋光慈第一步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最后一部长篇《咆哮的土地》(后易名《田野的风》),是普罗小说中的重要作品。3、左联青年作家群:普罗文学后崭露头角的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作家,代表作家及作品:丁玲:处女作《梦珂》,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长篇小说《韦护》《母亲》;张天翼:《小彼得》《从空虚到充实》《畸人集》等短篇小说,《清明时节》《鬼土日记》等中长篇小说,《包式父子》(对小公务员、小市民向上爬的心理剖析最有深度);艾芜《南行》《山峡中

3、》;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叶紫《丰收》;沙汀等4、社会剖析小说:3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当时重要的小说流派。(1)特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为指导;截取横截面方法来解剖社会;强调对社会的细密观察。(2)代表作家及作品:茅盾(开创者)《子夜》《春蚕》《林家铺子》;吴组缃《西柳集》《饭余集》;沙汀等5、新感觉派:(以南方上海为阵地),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重要的一支,是活跃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半期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1)主要阵地:《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等刊物。(2)代表作家及作品:施蛰存

4、:最初的《江干集》《娟子姑娘》《追》,自认为“正式的第一个短篇集”是《上元灯》,自觉运用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创作的小说《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刘呐鸥: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和未成集《赤道下》,是新感觉派小说的开山作家。穆时英:小说集《南北极》是第一个小说集,《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集中反映新感觉派特征,《圣处女的感情》。曾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3)特点:以都市为题材,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感性的描写富于现代都市气息和特征的人物,在结构、形式、方法、技巧方面有所创新。(4)地位

5、: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也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一个较有成就的流派。不仅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而且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6、京派:(以北方北平为阵地),是1930年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平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1)主要阵地:《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等(2)特点与主张:在艺术观上,标举健康与纯正,拉开与现实政治的距离,关注淳朴、原始的乡村世界;在文学思想上,继承五四文学改造的国民性的传统和“人”的观念,以人性价值尺度表现“民族品德的

6、消失与重造”之主题;在审美情趣味上,崇尚和谐,鼓吹情感的节制与艺术技巧的恰当。(3)代表作家及作品:沈从文《边城》;废名《桃园》《枣》;萧乾《篱下集》《栗子》和长篇小说《梦之谷》(具有自叙传色彩,是其爱情经历的写照);卢焚(笔名师陀),曾于1936年获京派主持的《大公报》文艺奖金。7、东北作家群:30年代中期“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出现的具有地域性作家群体。代表作家及作品:萧红成名作《生死场》(与叶紫的《丰收》、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一起作为“奴隶丛书”出版);萧军《八月的乡村》。第九章30年代小说(二)1、老

7、舍:(1)在英国完成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连载于《小说月报》。(2)其他作品:《猫城记》、《四世同堂》(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3)作品类型:①以写实于象征相融合的手法创作的抒情性小说,如《月牙儿》《微神》《阳光》等②以传统说话、民间疆场辅之以西方小说表现手法的写实小说,如《断魂枪》《上任》《黑白李》《柳家大院》等(4)创作特色:①浓郁的京味儿。老舍总是以北京作为小说的背景,描绘古都北京的大杂院、小茶馆、狭窄的胡同和热闹的庙会,各种山水名胜、胡同店铺基本上用真名。北京的自然景

8、观在他笔下充满了诗意美。同时,还对北京特有的风俗民情进行描绘。②形象鲜明的市民王国。老舍创造的市民世界丰富多彩,其作品提供了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中下层市民形象,诸如车夫、艺人、暗娼、教员、土匪等等,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各色人等。③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老舍善于对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性格进行文化的审视和批判,同时也在这些市民人物上发现了善良不屈和坚忍不拔的秉性。如在《四世同堂》中,一方面从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