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竹篙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金堂县竹篙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ID:12683288

大小:17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8

金堂县竹篙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_第1页
金堂县竹篙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_第2页
金堂县竹篙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_第3页
金堂县竹篙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_第4页
金堂县竹篙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堂县竹篙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堂人论坛http://www.jintangren.com金堂县竹篙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文章来源:金堂人论坛  前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把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2007年6月,成都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验区确立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把现代农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

2、民就业增收的基本途径,作为推进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配合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这对作为金堂县丘区农业大镇的竹篙镇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为指导,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国家扩大内需和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高度重视生态镇建设工作,始终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

3、三大建设、构建和谐金堂”的奋斗目标以及“一镇一中心、三片四产业、三路一河两湖十村庄”的发展思路,实现竹篙远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跨越。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与跨越实践相结合,现代农业发展与城乡统筹相结合,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前瞻性与现实可操作性相,坚持基础设施优先、产业发展优先。    第三节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3年,全镇农业增加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资源

4、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全域金堂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县丘区现代农业示范镇。    2、阶段目标    (1)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金堂人论坛http://www.jintangren.com  一是在马鞍村、凤凰村建立“中国.成都紫色作物博览园”,助推竹篙现代农业的发展。流转土地5000多亩,种植彩色红苕、彩色洋芋,修建科验大楼一幢,成立专家大院,实施彩色红苕(洋芋)的科验开发工程;同时,建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成都新凤凰

5、现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及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多亩,种植彩色红苕,建成“竹篙镇彩色红苕繁育科验基地”,辐射红观音村、老虎寨村、八棵松村等村,使全镇彩色红苕种植面积10000亩以上。    二是建设竹篙镇蚕桑产业核心示范基地。以本镇金简河村、凉水井村为重点各建设1000亩以上的蚕桑产业核心示范基地,发展林下鸡(兔)、珍稀食用菌等立体种养殖业,辐射带动半边街村、青松社区、金华村等村,在全镇规模发展10000亩桑园。同时,以省农科院的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科研开发项目,把示范园建成“四川省

6、蚕桑科技示范园”。    三是万亩优质杂柑园。以盛通果业公司在马鞍村建立的200亩“砂糖桔、皇帝柑优质杂柑基地”为中心,向八棵松村、红观音村、老虎寨村、道沟湾村等区域扩展,培植种植大户,力争3年内全镇发展优质杂柑10000亩。    四是建设万亩荷塘园。以青松社区为重点,利用塘堰、冬水田栽藕养鱼,发展荷塘园2000亩以上,带动金华村、半边街村和天宝寨村等村,打造竹篙镇万亩荷塘园。    第二章基础设施    第一节交通    根据农业机械进入田间作业要求,对现有乡村机耕道(特别是组间道路和组内道

7、路)进行全面修复和加固。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的理念,改造和新建产业发展区内乡村机耕道。根据镇内主要交通环境改变(金堂大道新交通干线建设),改建和新建农业示范园区与主要交通干线之间的连接道路。    第二节农田水利    (一)水利设施建设    本镇虽然是九龙滩灌区,但九龙滩实行季节性提灌水,因此还是需要蓄水。    1、“竹篙镇万亩荷塘园”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一是整修田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到户后,田埂、排水沟渠都被损坏,需要大量的维修和完善,方能蓄水和排水。因此,条石浆砌整

8、治田埂50根10000米;二是修善排水沟。将原有被损坏的排水沟用条石浆砌,进行维修和整治,大约30公里。    2、“中国.成都紫色作物博览园”农业生产灌溉用水。一是利用10组现有的提灌站,从资水河提水进行灌溉。新建1米宽的输水渠1条,共1.2公里;二是利用地处九龙滩灌区的优势,改造灌溉渠5公里;三是充分利用积雨面宽的优势,新建微型蓄水池10口,新增蓄水方20000方。  金堂人论坛http://www.jintangren.com  3、万亩优质杂柑园内,新建蓄水池100口,整治塘堰50口,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