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车安全管理规定

槽车安全管理规定

ID:12697174

大小:3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8

槽车安全管理规定_第1页
槽车安全管理规定_第2页
槽车安全管理规定_第3页
槽车安全管理规定_第4页
槽车安全管理规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槽车安全管理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槽车充装管理规定一、槽车进厂前的安全检查1、拉运单位必须出示:液化石油气装车培训资格证、危险货物拉运证,以及公司开具的通行证、槽车本、油品调拨票据。2、储装岗操作工核查证件、油品调拨票据是否真实有效,是否与上级通知一致,检查通行证和槽车本车号、罐号、单位名称等内容是否一致,检查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持证人是否与本人一致,车体铭牌是否符合要求。3、对槽车安全附件进行检查。检查槽车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及随车携带的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齐全、完好,符合要求;检查气液相管线是否畅通,紧急切断阀是否灵

2、活、好用。4、检查接地线、拖地皮带是否符合标准,有无防火罩。5、拉运人员接受门卫的安全检查。按规定填写进厂登记,关闭手机等电子仪器,穿戴齐全劳保,将烟火等严禁带入物品寄存在门卫,经门卫检查无误后低速进厂。6、注意事项:①槽车应有明显的“危险品”标识,押运人员应有国家公安部门发放的危险品押运证。②槽车应配备阻火器械和两具干粉灭火器,槽车尾部应有和罐体连接良好的导静电橡胶托地带,车辆禁用拖地链条。③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应经过专业部门的校验,并在有效期内,显示应正常。④槽车罐体压力不能过高,也不能是

3、零压力,否则必须出具由相关部门颁发的近期罐体校验报告或证明。⑤司机进厂必须认真填写门卫登记簿和拉运车辆进厂检查表,并关闭手机,穿戴齐全劳保。⑥拉运车辆如有陪同人员,须在厂外等候。⑦按程序检查合格的车辆,方可进厂装车。凡安全附件不合格,存在隐患的,车辆拒绝入内。⑧拉运车辆进厂要听从厂内工作人员指挥,厂内行车控制在一档,车速限制不高于5Km/h,车辆起停行驶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并按规定路线行驶。二、装车步骤1、进厂后首先人体要释放静电,然后观察罐内压力。装液化气的槽车,罐体压力不可超过0.3MPa,

4、装轻油的槽车,罐体压力不可超过0.1MPa。如果罐体压力过高,要对罐体进行泄压,待泄压完毕,压力达到要求后车辆开上磅秤过空磅。2、过磅时拉运车辆要停在磅秤的正中央,待停车、熄火,司机下车离开磅秤后,秤台平稳后,对磅秤显示数据进行保存。3、过磅完毕进行装车,装车前要连接气相、液相管线,以及气液两相的接地线,并对罐体进行接地。然后对罐体液位计进行标定,一般在罐体液位的80%,再以倒罐的步骤改通流程4、流程倒通后,先观察压力,如果大罐压力高于槽车压力,可靠自压装车,如大罐压力与槽车压力差小于0.1MP

5、a,可打开气相阀门,启用装车泵装车。5、启用装车泵时,盘泵要注意安全,以防系统压力差带动泵高速运转,造成人身伤害。当泵启动后注意观察泵有无泄漏,泵体温度是否过高,泵的出口压力、运转情况是否正常。6、当槽车充装至规定上限(80%)后,先停装车泵,然后依次关闭流程,卸下气液相上的接地线,在槽车启动后,再卸下罐体上的接地线,然后慢速开至地磅称重。7、注意事项:①槽车车体和装车场地应保持整洁、无污油。②不得在站内进行车辆维修和检查,不得在厂内随意走动。③在装车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可先汇报值班领导,情节严重

6、时,可先停止作业,然后汇报。④槽车罐体压力过高时,必须泄压后方可过磅。⑤罐体接地时要注意,接触处应无绝缘漆和油污。⑥装车完毕,车辆发动后方可拆除接地线。⑦装车时应对液位计进行标定,以防超装。⑧装车时要做到不乱、不慌、平稳有序,按规程充装,保持场地整洁,无油污。三、重车过磅槽车充装完毕后,在储装工的指挥下,将车辆开至地磅上,停在磅秤的正中央,然后停车、熄火、司机下车离开磅秤,待秤台稳定后,储装工对磅秤所显示数据进行保存,然后办理相关手续。槽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一、汽车罐车的押运员和驾驶员应熟悉其所运

7、输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防护措施,了解装卸的有关要求,具备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的能力。二、汽车罐车的使用单位,必须有本单位的持证押运员和驾驶员,并为押运员、驾驶员配备专用的防护用具和工作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和必要的备品、备件等。三、随车必带的文件和资料包括:1.汽车罐车使用证;2.机动车驾驶执照和汽车罐车准驾证;3.押运员证;4.准运证;5.汽车罐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四、汽车罐车装卸单位应具备下述条件,方可从事装卸作业:1.有熟悉汽车罐车运输与装卸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汽车罐车装卸安全技术工作

8、,有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员;2.有汽车罐车的装卸作业管理制度;3.有符合防火或防毒、防爆规定的专用场地,并有足够数量的防护用具和备件;4.装卸设备和管线实施定期检验制度,装卸管道有可靠的联接方式,装卸软管的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装卸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4倍;5.必须有经计量部门检验并出具合格证书或定期校验证书的计量设备;6.必须有专人负责装卸前的检查和记录,并建立档案备查;7.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和介质毒害程度,设置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排放和自动报警以及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