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屈辱近代史的根源

论中国屈辱近代史的根源

ID:1271266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09

论中国屈辱近代史的根源_第1页
论中国屈辱近代史的根源_第2页
论中国屈辱近代史的根源_第3页
论中国屈辱近代史的根源_第4页
论中国屈辱近代史的根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屈辱近代史的根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中国屈辱近代史的根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又最迟走出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历史最长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历史。始自 1840 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是一部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救国图强的奋斗史,发人深省。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有众多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但却无力挽住近代中国落后的狂澜,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清朝政府,有人将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

2、,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政治制度,有人将原因归结为中国人种。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打倒 孔子及传统文化,将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全部归罪于孔子及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人们对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近代中国的落后是由于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政治体制上,中国封建政治制度是以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为基本统治形式。 这种统治形式,曾经推进了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统一,为中国古代文明辉煌奠定了政治基础。但是,这种专制统治是建立在“君权神授”和人民无缘参与政治的基础上。其结果是官僚特权、人治与腐败,人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扼杀。在当时,清朝的专制统治已经成为中国社

3、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由于传统政治体制框架内缺乏创新机制,因此无法应对新时代来临的挑战而最终 走向衰落与灭亡。满清统治者更多考虑的是巩固和维护自己的政治专权和经济寄生的优势地位。清朝出于民族专制的私心,不准汉人练习武功,严格限制火器发展,从而维持了游牧民族长于骑马射箭的军事优势。对火器的限制,使得中国在明朝末年依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火器一度裹足不前。满族以其固有的游牧思维来对待臣民: 征服汉人如同狩猎,掠取的奴隶就是自己的战利品和永久的财富。满清入关后建立了部族的殖民统治,对汉人实施民族压迫,建立起经济上的寄生关系。整个满族就是一个不劳而获的寄生阶层。少了生存压力的统治者必然滋生不思进取的惰

4、性。当明治皇太后带头把自己的珠翠首饰捐献出来购买西方工业设备时,慈禧太后正在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迎接自己的六十大寿,沉迷于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当中国受到外来侵略时,满清当权者的思路非常清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宁与强邻,不与家奴”。 殖民寄生主义的后果就是统治者的不思进取和被压迫民族的文化衰落。清王朝在后期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吏治日益腐败,大小官吏贪风炽盛,营私舞 弊,贿赂公行。军队也很腐化,武备废弛。腐化的政治.衰败的国力似乎已经按时着近代中 国的落后。 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前线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街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

5、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茹费理内阁还为此而倒台。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竟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求和妥协活动,接受法国条件,并下令前线停战撤兵。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宣告结束。 另外,近代中国的统治制度即封建专制统治 制度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在西方确立了统治地位并繁荣发展时,在地球另一边的中国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专制统治不仅抑制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 也严重压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阻碍维,进而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繁荣。近代中国 的社会性质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中国科 技的发展方向。1839 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启了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

6、大门。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 了对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了达到奴役中国、 变中国为殖民地的目的, 它们遏制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即使是后来大清朝廷中出现“西学”之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 它们也没有把真正的技术传授 给中国的进步人士。 在经济形态上,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以个体家庭 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基本生产结 构,这种小农经济比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具有更多的活力,为中国的古代文明走 在世界前列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自然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封闭性、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剥削和统治者 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则抑制了资

7、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正常生长,阻碍了经 济形态向现代经济形态的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独树一帜。它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智慧 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存在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封建思想使中国的发展无法走出怪圈.在中国封建主义延 续了几千年, 长期的停滞和固步自封而渐渐失去了生命力,忠孝、三纲五常、君臣父子、上 下尊卑、 夷夏之防以及经济上的重农抑商等等观念相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