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北京市中考最新模拟试卷(1)1

2011北京市中考最新模拟试卷(1)1

ID:12714392

大小:8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8

2011北京市中考最新模拟试卷(1)1_第1页
2011北京市中考最新模拟试卷(1)1_第2页
2011北京市中考最新模拟试卷(1)1_第3页
2011北京市中考最新模拟试卷(1)1_第4页
2011北京市中考最新模拟试卷(1)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北京市中考最新模拟试卷(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北京市中考春季语文辅导讲义(1)一、通感 移就 比喻 拟人通感:又叫“移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彼此相通。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之间在心理上反映上的相似点,是感觉转移的条件,符合这一条件亦即运用移觉修辞方式原则。“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是由钱钟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常见有两种类型:形容通感(甜甜的笑)和比喻通感(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典型例句:1、“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

2、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勾通。3、“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4、“避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燃”。前一句写鸟语之快有如剪刀,由此听觉与视觉勾通;后一句写花色欲燃,花色浓艳,像要燃烧,视觉向触觉挪移。写鸟声,写花色,却听之有音,视之有温度,

3、形象异常具体。5、“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刘鹗《老残游记》)视觉与听觉相勾通,写出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6、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来得及返身进屋去沏一壶茶,待他进来时,你喝住狗的嚎叫后引他进屋,他会马上品到飘逸的茶香。(迟子建《原始风景》)7、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迟子建《原始风景》)8、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陈

4、丹燕《玻璃做的夏天》)9、突然有钟声缓缓飘上来,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轻柔。(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10、莲妮好快活,银铃似的笑声把个初夏的早晨布置得一片灿烂。(金曾豪《野种》)11、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高风《金黄的大斗笠》)12.、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通感与比喻的一般区别:①目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

5、生疏的说得熟悉,把深奥的说得通俗。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例如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并没有比原来更具体、更熟悉、更通俗。②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运用比喻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着重从个人角度考虑,运用通感是为了表达作家在特定条件下个人的特殊感受。③文体色彩不同:比喻适合于一般文体,通感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比拟: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例如:百合花静静地笑;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接着飞出了宏儿)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具体为具体:鳄鱼装扮成一

6、堆乱石伏在河岸;抽象为具体:脸上的渴望一点点绽放)的形式。移就(移用):甲乙两项关联,把原来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乙事物。移就的种类:移人于物和移物于物。一、移人于物,就是把原来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郁达夫《还乡记》中:“我女人经过的悲哀的足迹,现在有我一步步的践踏过去!”“悲哀”原是表现人的心情悲凉、哀伤,这里用来修饰“足迹”。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是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人含情的样子,有“脉脉含情”“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词句,这里却用来修饰“流水”。陆游《过采石

7、有感》:“明日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醉”的本是放翁,表现其情态,这里却移用于“鞍”。二、移物于物,把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用于乙事物。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把描摹颜色的“浓黑”用来修饰“悲凉”,表现“悲凉”的沉重浓烈:“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峻青《海滨仲夏夜》中“晚霞”原不会“燃烧”,这里却把此词移用来形容“晚霞”的形态和色彩。“西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李瑛《一月的哀思》中把描摹颜色的“苍白”同来修饰“日子”,表现“日子”让人伤恸:“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藏着这样苍白的日子。”

8、移就是一种超乎常格的语言现象,也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运用。通过词语的移用,将人的情绪、状态同事物联系起来,不需要耗费更多的笔墨,极简练地把人的情绪、思想、性格鲜明地表达出来,或将事物的形状、本质突出出来,而且使语言出奇制胜,富于变化,饶有情趣。比拟和移就的区别:形式上,移就的移用词语常作定语(修饰语),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