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研究综述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研究综述

ID:12737274

大小:158.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8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研究综述_第1页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研究综述_第2页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研究综述_第3页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研究综述_第4页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研究综述①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研究综述高连水内容摘要:地区收入差距研究中,地区层次的划分方法大致有四种,基于第一、二层次的地区划分,对于深入理解个别年份和个别省份的收入差距富有意义,基于第三、四层次的地区划分,则能较好地满足从时间趋势角度对地区差距进行研究的需要。三十年来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表现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在体制改革进程中呈现阶梯形上升。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大于城镇地区收入差距,且波动更为明显,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是总体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涉

2、及改革与发展内容的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差距程度未来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为此,政府需要采取得力政策措施予以应对。关键词:地区层次;地区收入差距;经济发展;体制改革一、引言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由低收入水平国家转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双重过渡(陈宗胜,1999)。就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来看,我国目前的总体市场化水平已接近80%,其市场经济性质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市场化改革的成效显著(陈宗胜、高连水、周云波,2009);就经济发展方面来看,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一奇迹的本质是成功的二元

3、经济转换,其增长的特征表现为中国式的综合效率驱动型(陈宗胜、任重、周云波,2009)。然而,改革与发展的成绩并不能降低人们对于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的关注,这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收入差距通过影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对长期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作用(Fishman&Simhon,2002;Wan,Lu&Chen,2006);其次,既定的经济增长率对于降低贫困的功效将因为收入差距的过大而大打折扣(Ravallion&Chen,2004;Menget.al,2007);最后,不断增加的收入差距将可能影响政治和社会的

4、稳定(Kanbur,2000;Zhang&Wan,2006)。作为收入差距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区收入差距自然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著述颇丰。本文在认真梳理已有代表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拟从地区收入差距研究中的地区层次划分、地区收入差距趋势以及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启发等涉及研究方法和经验结论层面的三个维度,对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地区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对该问题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进而能够对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政策指向有所裨益。然而严格地讲,地区差距同时包括地区收入差距和地区发展差距两个方面。二者的主要联系在于,

5、地区收入差距往往是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表现,故而他们之间的变动趋势一般具①本文的写作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研究”(07&ZD045)的资助,在此衷心表示感谢。文责自负。有正相关性;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所使用的数据指标不同,前者使用的是人均收入或人均消费支出等指标,后者使用的则是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人均GDP和人均国民收入等指标。关于地区收入差距和发展差距之间趋势变动差异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鉴于对此已有多种相关解释(Lyons,1991;魏后凯,1996;林毅夫、蔡昉、李周,1998;

6、DuncanandTian,1999;陈宗胜、周云波,2002;罗守贵、高汝熹,2005),本文这里不再赘述。但可以明确的是,由于发展指标存在着重复计算和忽视再分配效应等问题,使得相比较而言,收入或消费指标更能反映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因而也更宜成为研究地区差距的首选指标(Tsui,1991;魏后凯等,1997;LEE,2000)。为此,下文综述的地区收入差距研究文献将暂不涉及地区发展差距领域——尽管部分地区发展差距文献的确冠以“地区收入差距研究”①之名。简便起见,下文将统一使用“地区差距”的称谓来表述“地区收入差距”的涵义。②二、地区差距的研

7、究方法:地区层次如何划分?进行地区差距的经验研究,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数据的可得性和连续性。由于这一问题与地区范围的划分方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这里将以地区划分为线索展开讨论。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地区划分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表1地区划分的四个层次地区的范围地区范围的细分度数据的可得性数据的连续性第一层次全国住户或居民(++)(-)(-)第二层次全国各县市(++-)(+)(-)第三层次分城乡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第四层次不分城乡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注:++代表十分理想;++-代表理想;+代表

8、较为理想;-代表一般。以上四个层次的地区划分,范围细分程度逐渐降低,但数据的可得性和连续性在逐渐提高。就第一个层次而言,如果将全国看做一个总的地区,研究的无疑就是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