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疗机构标准

口腔医疗机构标准

ID:12739805

大小:8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8

口腔医疗机构标准_第1页
口腔医疗机构标准_第2页
口腔医疗机构标准_第3页
口腔医疗机构标准_第4页
口腔医疗机构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腔医疗机构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吉林省口腔医疗机构感染控制考评标准(2011版)检查内容分值评分方法及判定标准一、口腔门诊诊疗区域的布局与设备(20%)200检查形式:查现场、查资料、查记录、现场提问。1、诊疗区域布局合理,按功能分区:诊疗区、技工室、清洗消毒室、候诊区、生活区等5区。30查现场,各区未分开,其中缺一区扣6分。2、诊疗区域环境整齐,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牙椅间以屏障相隔或采用独立单间,单位牙椅面积不少于3×3m2,按四手操作布局设计;诊疗室地面、墙面、天花板应采用光滑无孔隙、易清洁、防水防火、防尘材料装饰,设计上不

2、留不可视区。30诊疗环境欠整齐,通风不良,光线欠充足,扣4分。牙椅间未以屏障相隔扣5分。单位牙椅面积<3×3m2扣5分。装饰材料易燃易潮扣3分。地面难清洁扣4分。墙面或天花板有蜘蛛扣3分。设计上有死角或留不可视区扣6分。3、应有明确的无菌物品、清洁物品贮存柜。器械回收盒、医疗废物包装容器(袋)及锐器盒放置合理。20无无菌物品贮存柜(室)、无清洁物品贮存柜(室)、回收盒(袋)放置不合理(其中一项不合理)扣7分,扣完为止。4、洗手池数目与牙椅数目比例为1:1,洗手设施完善,包括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流动水、

3、洗手皂液、干手设施(纸巾)、洗手指南等。诊室内洗手池保持清洁,不能用于清洗器械与嗽口。24比例不达标扣10分。洗手设施不完善,其中缺一项(共四项)扣2分。无手卫生指南扣2分。洗手池有污迹扣4分。5、综合治疗台牙椅水路可选用独立水源、过滤式装置或带有自动水气消毒控制设备。有医疗污水无公害处理系统。16无独立水源扣6分。无过滤式装置或自动水气消毒控制设备扣5分。未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动水、气消毒设施者扣5分。6、综合医院口腔科如配置清洗消毒间,其面积不小于10m2,污染区域、清洁区域分区明显,标识清晰,布局

4、流程符合消毒隔离原则,物流从污到洁单向流程设计。通风良好或有抽风设施。清洗消毒间应具备必要的清洗、消毒器械设施和设备,其中:污染区域:流动水源及水池,软水、纯化水或50清洗消毒间面积<10m2扣8分。洁、污分区不清扣4分。无标志或标志不清扣2分。布局之间有交叉或逆行(非单向流程设计)扣8分。设备缺一项(共6项)扣4分。污水排放未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扣4分。7蒸馏水,高压水枪,器械回收盒,手机清洗机,手机清洁注油机等。清洁区域:自动封口纸塑包装袋或热塑封口机,标签机,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间无可视水漏,排污系

5、统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7、技工室独立设置,保持通风、清洁。内设灌模区域的,洁污水池应分开设置,水池深度适宜,以避免喷溅为度。30无独立的技工室扣6分。技工室通风不良,欠清洁扣6分。无灌模区域扣6分。洁污水池未分开设置扣6分。水池深度设置不合理扣6分。二、口腔诊疗过程感染控制(30%)300(一)口腔医疗操作遵循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原则(二)开诊前护士职责(1)诊疗区域的清洁接触范围表面有隔离防护;(2)清洁综合治疗台水路及下水管道,方法:冲洗水路2分钟,抽吸式冲洗吸唾器30秒,冲洗痰盂下水管道;(3)准备

6、和检查所需诊疗物品;(4)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前,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戴护目镜;(5)为医生和病人准备个人防护用品。病人基本防护用品包括,防污胸巾、护目镜等;(6)检查使用后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器械或材料等)和医疗废物的储存设施是否齐全。70诊疗区域有污渍扣10分。区域无隔离防护(未使用避污膜)扣15分。冲洗水路<2min扣5分。冲洗吸唾器<30s扣5分。未冲洗痰盂下水管道扣10分。防护用品(包括医生、护士、病人三方)欠齐扣15分。诊疗物品、可重复使用医疗用品、医疗

7、废物储存设施不齐全扣10分。(三)诊疗过程中:(1)戴手套操作时,避免接触医用防污膜覆盖外的部位,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为减少医护人员手套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治疗过程中应采用避污隔离技术,更换手套,加戴塑料薄膜手套,使用后即弃;使用一次性纸巾取物,用后即弃;设备、物表遇污染后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70戴手套接触未覆盖防污膜部位扣10分。抽查医护人员,未采用避污隔离技术(共查5项),一项不合格扣4分。未采用强、弱吸扣10分。污染容器内材料扣10分。未用完的材料回收扣10分。现场查看侵入性操作,未遵循

8、无菌原则发现一项扣10分。7(3)尽量使用强吸吸引气雾和唾液,减少对诊疗环境的污染。(4)取用调拌材料时,容器内取材不能污染,用干燥清洁或无菌器械取出未用完的材料,不能回收。(5)进行侵入性操作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四)诊疗后:(1)一次性使用物品“一人一用一弃”,使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分类收集。镊子、探针等用后置于锐器盒内。(2)可重复使用器械“一人一用一灭菌”,使用后保湿存放于器械回收盒内,密闭运送供应室或清洗消毒间。(3)手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