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ID:12740774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8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_第1页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_第2页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_第3页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_第4页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基础知识:1、性别认同的概念。2、性别角色认同的概念。3、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基本理论:1、性别差异的表现。2、性别定型化理论。3、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基本技能:1、掌握性别定型的几个基本概念、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2、掌握性别定型化理论、性别差异的表现。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重点讲授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的特点和规律,并使学生了解性别差异和性别差异形成和稳定的规律。教学方法:讲授。第一节第一节儿童性别定型化过程性别是根据生物学特征对人类群体的基本界定,是儿童最早掌握并用于对他人

2、进行分类的社会范畴之一。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一、性别定性的几个基本概念为理解的方便,现将相关术语及定义做简要介绍。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标定。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性别恒常性(一致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性别刻板印象(genderstereotypes):是被广泛接受的有关对男性和女性来说合适的个性特征的观点。1、性别:是带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

3、概念,是一种社会标签,用来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对于人的性别,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可以分为公民性别:户口本上、护照上标定的性别;抚养性别:父母或抚养人按什么性别来培养;自认性别:成长到一定阶段,个体自身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性是生物学术语,指的是按照基因和性器官的不同将有机体分为雄性和雌性,或特指性的行为。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用醒来茅属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及通常与染色体差异相关联的生殖器官和次性征等。人类性的区分:男性(正常个体)XY大小阴囊、阴茎、睾丸等女性(正常个体)XX子宫、阴道、卵

4、巢等假男性XX有卵巢、阴道、子宫、阴茎假女性XY有阴道、隐睾丸、无卵巢、子宫两性人(阴阳人)XXY有睾丸、卵巢、阴茎、阴道有精子、有月经无性人无睾丸、无卵巢变性人手术修复,改变外生殖器官性别度:是指依据体制、性格、行为表现和能力来区分男女。性别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形成的关于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也就是对自己的知觉与认识。自我概念的不同内容和层面:现实自我、过去自我、未来自我、理想自我、幻想自我。2、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个体逐渐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3、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二、性别定型化的发展

5、过程1、性别恒常化的发展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3、性别偏爱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性别定型观念:是关于男女应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所从事活动的相对固定看法。它是对两性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性别定型观念包括四个不同的方面:外表形象、人格特性、角色行为、职业。第二节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一、性别差异的表现1、身体和动作方面2、认知方面①男女性别差异的年龄倾向性②男女智力有不同的优势领域女性的言语优势:在婴儿期,女性说话要比男性早一个月左右,学字也较快。在发音方面,女孩达到完全清晰发音的时间的年龄比较早。小学一年级时发音水准与二年级的男孩相似。在作文方面,在

6、中小学女孩也占优势。女性语言优势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研究发现,女孩的语言优势不在于对语言的理解,而在于语言的流利方面。女性语言优势的原因:①男女大脑两个半球的不同机能说明男女的两性差异。②强调后天教养和经验对女性语言能力优势的决定作用。数学能力:学前阶段:女孩比男孩心理年龄发展的早;小学阶段:没有显著的差别;青春期阶段:女孩略优于男孩;高中和大学阶段:男生的数学能力明显地优于女生;男女的空间能力差异是在入学后出现的。在机械操作和机械理解方面男性占优势。男性擅长突破原有的定势、抑制原有的行为。女性擅长完成简单、重复、机械的任务。在速

7、写、自由画、想象画等测验方面女生平均分数比男生高。男性在戏剧滑稽表演方面胜过女性。3、社交和情绪发展方面二、情绪定型化理论1、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理论之一,其认知发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类是凭借认知结构主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儿童不断地探索、操纵着外物,通过将其吸收形成了认知的新结构式,然后,通过这一新结构再去认识新事物。两性道德推理的发展。科尔伯格的研究,著名的是“海因茨卖药”的两难故事实验,提出了道德推理的三级水平:前世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性别认

8、同的发展阶段,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性别认知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基本的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同一性。评价: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外部因素,指出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受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外部因素,但指出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受儿童不断形成的认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