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奇门遁甲术

《道德经》与奇门遁甲术

ID:12740862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8

《道德经》与奇门遁甲术_第1页
《道德经》与奇门遁甲术_第2页
《道德经》与奇门遁甲术_第3页
《道德经》与奇门遁甲术_第4页
《道德经》与奇门遁甲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德经》与奇门遁甲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道德经》与奇门遁甲之术《奇门遁甲》是传统的数术预测学之一,它与“太乙”、“六壬”等合称为“三式之学”。也是古代天文学者的必修课,并作为司天台考试的科目之一。其创作时期出自轩辕黄帝战蚩尤之时,大约在周秦时代名“阴符”,汉魏时名“六甲”,晋唐宋元称“遁甲”,明清以来谓之“奇门遁甲”,或者有时称“奇门”,有时称“遁甲”。关于《遁甲》的用途,在明永乐十二年钦天监五官司历王巽曳《景佑遁甲符应经》后序中说“圣人立法、可以出军征伐、战胜克敌、遇寇捕贼、立营置阵、出天门入地户、隐迹藏形,无出其右也。至于民间日用,

2、上官嫁娶、远行移徒、参贤谒贵、商贾求财、登科取索、万事皆准,无有不验,上以利用,下以利民,万世之良法也”。老子是黄帝学说的集大成者,奇门遁甲术在《道德经》中有多处描写,今以(一)隐身无患,道高无上;(二)趋生避死,趋吉避凶;(三)皈依三宝,战无不胜;(四)主动备战,进攻防御,为题目抽出几处写出,求教于术士方家!(一)隐身无患,道高无上《道德经》第十三章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

3、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得宠或失宠就惊慌失措,像大祸临头一样。什么是宠辱?宠是指褒扬、偏爱,宠欲人知,不是真宠,故宠为下。得宠或失宠就会惊慌失措,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惊慌失措及灾祸,是因为我有身体;若我没有身体,我又有什么灾祸呢!这就彻底指出了有身乃是患根,无身即可无患。吾人既已有身,如何才能无身?若是说灭身可以无患,而吾又何存?实则无身有术,即隐身之说。《道德经》是经典全生论著,全生包括内以养生延年,外以摄生驱患

4、亦称奇门遁甲术,此乃趋吉避凶、趋生避死之术,隐身乃摄生之术。佛家追求涅槃重生、灭身既无患;可见不得《道德经》之要义,仅此一处孰高孰低亦显而易见。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所以将个人的利益融于天下,贵天下若贵其身,爱天下若爱其身,这样的人才可以将天下寄托之。道教贵以身为天下,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可托天下。道教是地地道道的华夏名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家园,也许正基于此,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今附上道教爱国经文一篇,其余不胜枚举,再此不赘述。上坛齐举步虚声,祝国

5、迎祥竭寸诚。当日陈情金阙内,今朝香霭玉炉焚。皇图巩固山河壮,帝道遐昌日月明。万民瞻仰尧舜日,岁稔丰登乐太平。香供养常清常静天尊(一)趋生避死,趋吉避凶《道德经》第五十章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此章内容,明显为古《遁甲》式。《老子》第五十七章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后世“奇门”之名源于此。“出生入死”,乃《遁甲》中的生门

6、死门。所谓“生在生兮死在死”,“出生入死各有其门”。“徒”为徒步,走向。十有三,即十分之三。《遁甲》用十天干布于九宫之内,三奇六仪有定位,唯六甲隐于六仪之中而无定位,故称遁甲。三个十分之三,已尽九宫之数。休开生为三吉门。死惊伤为三凶门,景杜中三门或吉或凶。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出生时生命就已经奠基了!据说:“听说有善于摄生的人,可以人为改变的。走出死门而进入生门。这样,陆地行走遇不着兕虎猛兽伤人,进入军队也不被刀刃杀伤,兕虎虽猛烈,找不到对象用其爪,兵也无处用刃施杀。这是为什么呢

7、?这就是没有走入”死地“去的原因。”这个“无死地”的内容颇富神秘色彩。唯有用《遁甲》说近乎原意。也明白地表示了“摄生”一词之内涵,为趋吉避凶、驱灾除患之术。老子甚慎重,而以“盖闻”二字引述之。(三)皈依三宝,战无不胜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曰:“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8、。天下人都说我行的“道”巨大,似乎不具体。就是因为太大,所以很难具体。如果具体了,“道”就会像每个具体物那样渺小了。我的“道”内含着三个宝:其一是仁慈(性命),其二是俭(运势),其三是不敢为天下先(风水)。因为慈爱故能勇敢,充分运用运势故能取得广大的成绩,不敢为天下先,故能超过所有器物,天人合一。今舍掉慈爱而追求勇敢,舍掉充分利用运势而追求做事不择时机,舍掉有力的地形追求军队的前行,必死无疑。有慈爱之心,战必胜,守必固。天道的运行是有利于慈爱的。此章写出老子对作战的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