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ID:12743314

大小:10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8

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教育心理学论文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张秀琴张小聪周甦摘要:目的根据家庭生态系统的观点,对流动儿童的人格、家庭、学校三个维度进行调查,探讨这些因素对儿童幸福感的影响,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4CPQ、快乐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自编儿童生活问卷,对南京市两所公办混合小学和一所本地小学的401名小学高年级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在学业、学校和总体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本地儿童低于流动儿童;②儿童的幸福感与人格、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因素有显著相关。③儿童人格特征的适

2、应与焦虑,家庭教养方式的母亲情感温暖、父亲情感温暖和母亲惩罚严厉以及学校因素是儿童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影响儿童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人格特征的适应与焦虑,家庭教养方式的母亲情感温暖、父亲情感温暖和母亲惩罚严厉以及学校因素。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生态系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流动儿童是伴随中国民工潮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城市的第二代移民。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给流动儿童下了一个定义:流动儿童是指6~14岁(或7~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据有关资料统计,

3、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达1167万人[1],而且这一数字还有继续攀升的趋势。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包括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特点[2]。生态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菲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的,以父母和儿童的同胞组成的家庭对儿童影响最为重要。对家庭系统的测量可以从个体层次、二人层次、核心家庭层次、扩展家庭以及社区和文化等五个不同水平展开。从国

4、内现有的研究看,大都集中流动儿童个体层次,或核心家庭层次上[3-9]。因此,本研究拟从生态系统的理论出发,对流动儿童个体层次、家庭层次以及学校层次进行考察,分析其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揭示这些因素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1.研究对象和方法1.1对象整群抽取南京市两所公办混合小学(指招收流动儿童的公办学校)和一所本地学校四至六年级儿童401名,其中,流动儿童195名,本地儿童206名;男生228名,女生173名;四年级126名,五年级144名,六年级131名。1.2研究工具1.2.1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

5、表包括《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是张兴贵等[10]2004年在参考Huebner[11]的MSLSS(multidimensionalstudentslifescale)基础上编制的适用于本土化的量表,包括家庭、友谊、学业、学校、自由和环境满意度6个因子,该量表共37个条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采用7级计分法,选项从完全不符合记为1,过渡到完全符合记为7,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快乐感量表》由Diener[12]编制,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维度,共14个条目,也采用7

6、级计分法。张兴贵[13]对其中文版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度检验,发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因素联合解释了快乐感的47.62%的变异量,积极情绪的同质性信度为0.76,消极情绪的同质性信度为0.82,达到测量的要求。1.2.2人格量表人格量表采用的是Cattell和Porter编制,祝培里、卢寄萍等人修订的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CPQ)。该问卷能衡量儿童的14种人格特征和3种次级人格特征,适用于8-14岁中小学生,被认为是一种信度比较好的儿童人格测验量表[14]。1.2.3自编儿童生活问卷包括家庭和学校两部分。家庭部分

7、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对儿童学习的关注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三部分。家庭经济状况分为较差、中等和良好三个等级;父母对儿童学习的关注由“你父母过问你的学习么?”、“父母对你学习的期望是什么?”和“父母是如何关心你的学习的”,三个项目组成,得分越高越关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是将瑞典Umca大学Perris等人编制,我国岳冬梅等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修改而成,选取原量表父亲教养方式的4个因子,即情感温暖(F1)、惩罚严厉(F2)、过分干涉(F3)、拒绝否认(F4)和母亲教养方式的4个因子,即母亲情感温暖(M1)、惩罚

8、严厉(M2)、过分干涉(M3)、拒绝否认(M4),共计28项条目;并将原量表的4级评分改为是否判断。经检验,修改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acute;sα系数为0.586。学校系统调查问卷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①对学校环境的满意度,五级评分;②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四级评分;③对老师的满意度,三级评分;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