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与美国日本德国孩子与幼儿教育的不同组图

中国孩子与美国日本德国孩子与幼儿教育的不同组图

ID:12746039

大小:702.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7-18

中国孩子与美国日本德国孩子与幼儿教育的不同组图_第1页
中国孩子与美国日本德国孩子与幼儿教育的不同组图_第2页
中国孩子与美国日本德国孩子与幼儿教育的不同组图_第3页
中国孩子与美国日本德国孩子与幼儿教育的不同组图_第4页
中国孩子与美国日本德国孩子与幼儿教育的不同组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孩子与美国日本德国孩子与幼儿教育的不同组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孩子与美国日本德国孩子与幼儿教育的不同组图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的差别与不同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有何不同:中国孩子抱大,美国孩子爬大。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更重视学业的倾向,认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业开端是幼儿园重要的任务,而美国的家庭则将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任务。在中国,如果一个孩子积极的帮助父母做家务,那一定会被夸张为孝顺,不过,在外国朋友看来,孩子做家务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或许是文化的差异导致教育方式的不同,不过我们应该要认识到的是,相比如今许多家庭对孩子的过分宠溺,导致那些已经成年

2、的大学生都还没有自理的能力,国外的家庭教育实在要比我们高明的多。在美国,大多数的孩子都有家务活清单。父母们认为,孩子参与做家务,不仅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自己是家庭一员的感觉,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根据年龄大小,他们分别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比如:9-24个月,自己扔尿布……2-4岁,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5-7岁,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8-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13岁以上,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 

3、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更重视学业的倾向,认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业开端是幼儿园重要的任务,而美国的家庭则将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任务。美国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和个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与经验。竞争充满着美国整个社会乃至每一个家庭。人人凭本事吃饭,没有人身依附,“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勤奋、节俭蔚成风气。中国和日本教育孩子的区别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做坏事。日本教育孩子从不要做坏事开始的教育法,中国的教育正好相反,先从教育孩子要做

4、好事开始。《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看上去虽然有虚伪的一面,但真实的刘备能够对自己的儿子说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的话,无论怎么看都应该受到尊敬。刘备的这句话,中日之间各地其一。中国得到了前半句,日本得到了后半句。得到了前半句的中国,到处都有雷锋似的好人好事涌现。得到了后半句的日本,虽然很少有人做好人好事,但因为也很少人做坏事,所以,看上去整体的国民素质比较高。刘备的一句话影响了中日这两个不同的国家。这是一个看上去简单,实则复杂的社会逻辑。中国人在做好事的同时,也做坏事,坏事把好事也擦掉了。日本

5、人不做好事,但因为也不做或者很少做坏事,所以就算没有人做好事,社会风气也没有坏掉。两句结合起来用到大国,国民素质定有大幅提高。这里不是赞美国外,更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从他们的身上感受我们的不足,以待提高。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 今天我看了一篇报导,是关于中日儿童夏令营探险的故事,途中拔山涉水,历经艰险,走不好要迷路的。日本孩子一个个鼓足劲,备好一切用品。中国孩子怕带的东西增加累赘,途中食物很快就吃完了,就毫不客气地向人要,当走到惊险地段,他们各自为中心,甚至有意见分岐就吵起来,遇到困难要么叫家长搀扶,要么停住不走

6、,被家长拉上车退出比赛。日本的孩子病了,还继续前进,途中遇到惊险地段毫不退缩,身强力壮的背行李,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搀扶,直至终点站,没有一个孩子退出比赛。     看完这篇报导,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日本的孩子就能那么坚强,难道中国的孩子天生就是懦弱的吗?不是的,一个人的性格一半是天赋,另一半是后天形成的,中国孩子的懦弱我认为是跟中国的教育有关。在家里家长过分溺爱,许多要求都得到家长们的一惯支持和满足,孩子往往表现以我为中心,不愿意也不会主动正确地与人合作,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导致竞争意

7、识的缺乏。在学校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多年,教材换了,但教学的方式方法却没变。很多老师的教法并没有体现新教材所要求的理念。不少教师上课还只是照本宣科 ,思路狭窄,教学内容和方法仅仅局限于课本所提供的范围,很少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进行的拓展,而忽视了生活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活动的参与。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是新课程赋予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界,也是一个需要分工合作,携手共进的世界,一个人要想在现代社会立于不败之

8、地,就必须有合作和竞争的精神,要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吸取优点,也要在与别人竞争的过程中改正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施展自己的各种才华。树立与他人合作竞争的意识,应该从小学时代开始,从小事上开始培养,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磨练教育的训练,那么中国的孩子也一定会挺直腰板堂堂正正顽强地做人的。为什么日本孩子比中国孩子更真实4月8日,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公布的一项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的调查显示,日本高中生上课时打盹的比例最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