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 2017届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 2017届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及答案

ID:12748810

大小:1.94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7-18

北京市西城区 2017届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北京市西城区 2017届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北京市西城区 2017届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北京市西城区 2017届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北京市西城区 2017届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 2017届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生物2017.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3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6页,为选择题,20个小题;第二部分7~13页,为非选择题,7个小题。2.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或用黑色字迹笔填写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笔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1.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生物膜功能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种类与数量的差异B.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胰蛋白

2、酶只能水解一种蛋白质C.需氧型生物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40页(共40页)D.肌肉组织吸收的O2与放出的CO2量相等时只进行有氧呼吸2.下列生理活动不依赖生物膜完成的是A.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运出叶绿体B.合成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链C.胰岛素合成后分泌到胰岛B细胞外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3.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B.解冻后蛋白质功能可

3、能异常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40页(共40页)C.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到肽键的变化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40页(共40页)4.激活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抑制因子会造成细胞周期停滞,引发细胞衰老。下图反映的是一种癌基因诱导激活CDKs的抑制因子而引起的细胞衰老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导致激活表达抑制因子CDKs突变的原癌基因RasGTP酶Raf蛋白激酶细胞衰老抑制A.原癌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细胞癌变B.衰老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C.CDKs抑制因子基因属于抑癌基因D.CDKs有活性就会导致细胞衰老的发生5.雄性东亚飞蝗体细胞中有2

4、3条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雌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下图显示的是精巢不同区域细胞分裂中期图像,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40页(共40页)图2减数分裂图1有丝分裂A.图1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B.图1细胞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间的交叉互换C.来源于图2细胞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子代均为雌性D.图1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与图2细胞中不相同6.流感病毒是一种负链RNA病毒,它侵染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装-RNA+RNA-RNA+RNA蛋白质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5、第40页(共40页)A.流感病毒增殖过程中会发生A-T、G-C间的碱基互补配对B.流感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C.翻译过程的直接模板是-RNAD.该流感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40页(共40页)7.转座子是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这段DNA序列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插入另一位点。转座子可在真核细胞染色体内部和染色体间转移,在细菌的拟核DNA、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有的转座子中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以很快地传播到其他细菌细胞。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转座子可以独立进行DNA复制B.转座子可造成染色体变异或基因重组C.转座子可用于基因工程的研究D.

6、细菌的抗药性均来自于自身的基因突变8.在全部遗传密码被破译之后,分子生物学家克里克提出一个假说,认为有的tRNA的反密码子第3位碱基与密码子第3位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是不严格的。下列事实不能支持上述假说的是A.细胞中的tRNA种类远少于61种B.某tRNA的反密码子第三位碱基是U,密码子与之配对的碱基是A或G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40页(共40页)C.UAA、UAG和UGA是终止密码,细胞中没有能识别它们的tRNAD.某tRNA的反密码子第三位碱基是次黄嘌呤,与C、U和A均可配对1221345612345ⅠⅡⅢ9.先天性肌强直由编码骨骼肌氯离子通道蛋白的CLCN1基因突变引起,依据

7、遗传方式不同分为Becker病(常染色体显性)和Thomsen病(常染色体隐性),但前者通常发病更早且累及其他器官。下图是某一先天性肌强直家系的系谱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ecker病和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据图判断,该家族所患遗传病最可能是Becker病C.Ⅲ-5与一父母表现均正常的患者婚配,后代可能不患病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40页(共40页)D.突触后膜氯离子内流受阻不会影响抑制性电位的产生10.在美洲热带地区纯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