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理解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理解

ID:12750233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8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理解_第1页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理解_第2页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理解_第3页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理解_第4页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理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理解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理解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理解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3卷第1期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一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理解张树杰(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聊城252059)摘要:”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这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着名论断.事实上

2、,马克思是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的,而人的这种活动恰恰又离不开人所必然深处其中的社会关系.本文将要尝试讨论的是马克思这一精彩论断的内涵,意义与理解这一论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人的本质;社会性;意义中图分类号:A8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540(2009)O卜0124一O2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原则,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观点,但这里的“人”是如何界定的呢?”人的本质是什么?”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已经

3、回答了这个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发展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界定.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关于第一个命题,马克思在《l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思想,提出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特有的方式,即实践或劳动.实践活动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也是产生和决定人的其他所有

4、特性的根据.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物质生产,和作为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生产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把自己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将自然界和自身当作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并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工具,既改造自然界,也改造自身.关于第二个命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这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

5、作者简介:张树杰(1979一)男,聊城大学硕士研究生.?124?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人类社会存在两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离不开同自然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一切现实的人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其余~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形成了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以及行业间的复杂的社会交往,并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映现着人的本质.关于第三个命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在这里,马克思不仅赋

6、予需要以前提性,而且赋予它以普遍性,永恒性和能动性.马克思还特别强调指出:”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复存在.可见,这一命题不仅涵盖了前两个界定的内容,而且揭示了前两个界定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一界定,是对前两个界定的综合.马克思的这三个命题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把握人的本质应当贯彻三者统一的原则.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具体的历史形式,它的性质和变化都是由实践活动

7、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的;离开实践活动,就不可能产生人的社会关系,也不可能满足人的需要,人就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具体本质,剩下的只是空洞的”类”的抽象.另一方面,社会关系作为人们活动的组织方式,又是人得以存在和人的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和人类活动都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的人身上,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力.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考察,才能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阐释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都错误的脱离人所生

8、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空谈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