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思考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思考

ID:12753913

大小:347.00 KB

页数:236页

时间:2018-07-18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思考_第1页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思考_第2页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思考_第3页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思考_第4页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思考1、相关定义1.1、对服装设计教育的概念认识一、服装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关系一、服装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关系服装以文化的形态出现和发展,大致是在自然经济社会的手工艺时代初期。这一时期,服装不仅仅作为遮身护体这一最基本的需要而存在,而更多地成为暗示不同人们社会等级及权势关系的象征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机械化的大规模运用,使原本服装的社会文化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早期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服装对于人体自身的保护和防御功能已逐渐减弱。如果从历史性的视角来看待人类服装发展的历史,服装文化总是与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紧密相连,人

2、们可以透过服装文化的发展变化来管窥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因为它体现着不同时期人类社会文化观念和不同地域人们的民族文化风貌。通常,我们可以将”服装设计”理解为”是运用一定的思维形式、美学规律和设计程序,将其设计构思以绘画的手段表现出来,并选择适当的材料,通过相应的剪裁方法和缝制工艺,使其设想进一步实物化的过程。服装设计过程就是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进行构思,并绘制出效果图、平面图,再根据图纸进行制作,达到完成设计的全过程2。”过去人们对服装设计师的概念非常模糊,认为会画画就能做服装设计师,或者能剪裁制作衣服就可以搞服装设计。实际上,服装设计

3、学是一门综合性的、集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于一体的多种学科交融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阔领域,需要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材料学、工艺学、人体工程学、材料学、设计学、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3。如果从当代服装设计学科发展来看,服装设计学似乎可以被理解为是一门以服装的设计、制作、研发、市场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这一学科所涵盖的技术实践与造型艺术的跨学科特征,使得众多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知识在这一学科领域中充分交互与联结;相关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材2刘元风:《服装设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2008年4月第1版。3刘元风:《服装设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7料学、工艺学、人体工程学、材料学、设计学、构成学以及经济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诸多学科门类知识,在这一学科领域中相互掩映、碰撞,支撑并推动这一学科不断发展。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设计教育可以追溯至德国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Bauhaus)”学校4,它是一所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建筑及实用设计学校。这所学校的创建者是著名的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瓦尔特格罗皮厄斯(WalterGropius)——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格罗皮厄斯不仅是西方现代主义建

5、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同时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观念也深刻地影响着”包豪斯”学校的设计及教育观念。总体上看,”包豪斯”学校的艺术设计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艺术和技术趋向新的统一;二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产品;三是设计要遵循自然和客观的规律进行。这种思想奠定了其在现代设计史上的地位,包豪斯也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5。包豪斯创建的”双轨制”教学模式被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它是以”理论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主导方向,强调团队式合作教学6。时至今日,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中许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还会有意无意地参考或借用”包豪斯”学校的艺

6、术设计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西方现代服装设计教育,在艺术表现性、创作理论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时代性。在创作方面,没有模式、没有束缚,完全开放,把服装设计作为独立的艺术、一种媒体、一种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7。西方高等服装设计教育历经百年,有着其独特的优势,集中体现在教育目标明确、采用灵活的”双轨制”教学体系、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而我国高等的设计教育是由工艺美术教育发展而来,只经历了短短的二十几年的时间,是新生的事物。事实上,艺术设计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而服装设计只是众多艺术设计门类中的一种。服装设计既具有其他艺术设计的共性,其

7、自身也存在特殊性,有时甚至很难用一种普遍性或国际标准观念来准确界定或区分服装设计。如果我们将“设计”视为某种人类意识思维以计划、构想、设立方案的观念体现,或其在作4注释:”包豪斯”学校是”国立魏玛建筑学校(StaatlicheBauhaus)”的简称。5徐迅:《对德国高校服装实践教学与项目设计课程的认识》,宁波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6郑丹彤、邹平:《国外服装设计教育方法的借鉴与应用研究》,纺织教育,2006年第5期。7唐一祁:《中外服装教育方式比较》,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8图、制型方面的具体表现,那么,服装设计自身的审美

8、特性能够很容易将其与其他艺术设计相区别开来。尽管服装设计与艺术设计同样都注重”美”和”美感”,但它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设计”。一般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