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

ID:12759283

大小:127.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18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_第1页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_第2页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_第3页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_第4页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征文(位于首页左上角)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对《国家赔偿法》修改后进一步实施的思考四川省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李果二○一○年七月二日作者简介:李果,男,1985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毕业,书记员,现在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联系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电话:0812-3336743,15984599448E-mail:liguowhu@163.com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2、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特此声明。作者签名:李果日期:二○一○年七月二日编号: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对《国家赔偿法》修改后进一步实施的思考论文提要国家赔偿体系的建立,在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及监督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且积极的作用。目前,许多国家都已建立了严密有效的国家赔偿体系,并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造成公民精神上的损害都适用了精神损害赔偿,说明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凭借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缩小了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在法制建设上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

3、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95版的《国家赔偿法》由于并未对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进行规定,一直以来为众多法律专家以及法律实务工作者所诟病。2010年4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该修正案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在为此欢呼雀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对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也仅仅是简单的只言片语,并未制定详细的量化或者操作规则。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实施很可能陷入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将严重影响法律的权威和公正。国家精神损害赔偿一直以来都是行政法学界争论的焦点,对于如何建立国家精神损害赔偿体系的理论也是不胜枚举,本文

4、将借用民法精神损害赔偿和外国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研究和实践,并引入数学模型对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进行研究。从国家赔偿及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入手,阐述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在中国的发展并探讨国家精神损害同一般精神损害赔偿的区别,并重点探讨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额的确定等问题,并针对《国家赔偿法》尚未规定的内容作出了大胆的归纳。全文共9044字。关键词:国家赔偿、精神损害、范围、标准引言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们的权利意识日益觉醒,民主法制的观念深入人心。一个社会,只有当其成员都享有独立的人格、平等的地位、明确的权利、稳定的财产、安全的交易,我

5、们才能说,这个社会是文明、进步、开放、繁荣的社会姚辉《民法的精神》,北京法律出版社。我国经济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迅速发展并逐渐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着改变。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精神利益,将他人的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视为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之后新的人生目标。《国家赔偿法》实施已经十五年,而正是由于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缺失,才会导致“麻旦旦卖淫嫖娼案“法院判决仅仅74.66元的国家赔偿,佘祥林、胥敬祥们难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果现有的法律难以安抚民生,难以维护社会的和谐,那

6、么这样的法律注定被时代和人民所抛弃。如果我们仍然抱着这些旧的、已经不合时宜的法律规范和原则死死不放,那么不幸的将不再是一系列的个案,不幸的将是我们整个民族和国家。2010年4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修正案》。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一规定标志着精神损害赔偿进入国家赔偿体系,是我国国家赔偿体系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但是在为此欢欣雀跃的同时,作为法院工作者,我们必须保持

7、冷静:相关的司法解释还并未出台,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程序、范围、标准等一系列的详细规则还并未制定,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体系还并未完整建立。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实施很可能陷入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将严重影响法律的权威和公正。第一章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概论一、精神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从哲学意义上来说,精神就是以前存在过的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记忆,它表现为现存的某种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简而言之,精神就是记忆下来的过去,它也属于物质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与哲学意义上相区别,法律意义上的精神活动,是指与法律上的财产流

8、转活动相对应的活动,包括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活动和维护精神利益的活动杨立新:((人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