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八上第2课宋词二首考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2课宋词二首考

ID:12764917

大小:110.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18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2课宋词二首考_第1页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2课宋词二首考_第2页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2课宋词二首考_第3页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2课宋词二首考_第4页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2课宋词二首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2课宋词二首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宋词二首作家与作品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世称柳屯田。崇安(今属福建)人。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往返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仁宗景祐元年(1034)及第进士,授睦州团练副使推官。官至屯田员外郎。仕途坎坷,一生不得志。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其词多写歌妓愁苦和城市风光,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表现封建社会文人怀才失意的情绪。创作慢词较多,音律谐婉。擅长白描手法,铺叙刻画,情景交融。以俚语入词,使词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其词当时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

2、词集《乐章集》。思考与讨论一、这里所说的两种景物是指:今日,两人分手之地的景色;明日,两人分手后,此舟到某处的景色。这就是题中所说的现实的景物与想象中的景物。现实的景物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有“兰舟催发”、“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中的景物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有想象“此去经年”之后概括的“良辰美景虚设”。说它是想象中的景物,因为此时尚未分手,尚未到达“晓风残月”的“杨柳岸”,尚在想象之中,是未来的景物。说是想象之中,从全词情景看,作者与惜别之人似乎不是第一次分离,因为他对前面的道路了如指掌

3、。“今宵酒醒”,应该是明日清晨,明日清晨,将抵达“晓风残月”的“杨柳岸边”,可见他对道路的熟悉。此词的特点就在这里,没有分手之前先想到分手之后的凄凉景象,尤具有凄凄楚楚的情调。现实的景物是凄凉的,但这景物的情调是依依不舍,是痛苦的离别。想象中的景物也是凄凉的,但却增加了孤苦飘流的情调。这两种景象最大的区别是:现实的景物中有依依惜别的人,倘是女子则是诗人的情人;想象中的景物中没有了自己的情人。这就是诗情孤凄哀婉,萦绕人心。二、“但得”与“但愿”相比较,当然是“但愿”更好一些。前者的意思是,只要能够得到长久的生命,亦即人们能

4、够长久地生存,可以遥隔两地共同面对月亮而怀思念之情,前半句话成为主体,仿佛目的是为了长久地生存;后者的意思是,只希望人们能够长久生存,可以相隔千里共同面对明月,而权当朝暮相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句话是承袭前句话而来,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这里不是说的生死存亡,而是说的悲欢离合,而且从“兼怀子由”四个字看,说的是与子由的分离而产生的怀念,这个意思又恰恰与月有“阴晴圆缺”的眼前景物相吻合。“悲欢离合”四字的意思是“离则悲,合则欢”,还是写“离合”。“但愿”二字,正好表现了苏轼的思想意向,即对于

5、人生离别抱有超脱、豁达的态度,即承认这离别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顺其自然,不拘泥,不悲戚,不伤感,不沮丧,泰然处之的道家思想。所以,“但愿”二字更好。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由此时此地孤独之苦,生出彼时彼地共话之乐的希望,又因这希望的渺茫(“何当”)就又由想象中的彼时彼地共话之乐衬出此时此地孤独之苦。这正是这首小抒情词缠绵悱恻的表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参见“思考与讨论”一题及“有关资料”。有关资料一、关于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词是柳永的一首名作。宋人俞文豹的《吹剑录

6、》中记有一段与此词有关的故事,说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时,问一个善于唱歌的下属官吏:“我词何如柳七(柳永)?”那人回答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故事说明,苏轼和柳永的词风,迥然有别。《雨霖铃》是体现柳永词独特风格的代表作。从作品中所提到的“都门”、“兰舟”和“楚天”来看,这首词表现作者将要离开京城,从水路远去南方时,与恋人惜别的情景。词的上片主要以实笔明写别时的光景,下片主要以虚笔拟写别后的状况。上下连贯,虚实相映,浑然成篇。上片

7、,分三层叙写临别的气氛、场面和离人的去向。一开头,就以带有特征性的词语,创造出一种充满离愁的气氛:“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天枝头的蝉鸣,在平常人听到或许无所谓,但惜别的人听了却别是一番滋味,那声音仿佛特别凄凉悲切。“长亭”,是分别时最易触人情怀的场所。长亭晚照,景象昏惨,使人离愁难忍。一阵“骤雨”,又使离人愁绪骤增几分。接着集中描写分别的场面:“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忍分别的恋人,自然也无心饮酒。“无绪”,是因为有情“留恋”,然而“兰舟”却无情地催促。话到别时语更多,但

8、千言万语,却因心情激动而竟说不出,只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相对默默,泪水汪汪。“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语”,更显出内心深处的愁绪万端。类似这样的描写,柳永在另一首写临别的《鹊桥仙》中也运用过:“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这些话集中而又突出地表现了一种极其复杂的难能表述的特殊情感,给人以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