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

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

ID:1276639

大小: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9

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_第1页
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_第2页
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_第3页
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_第4页
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_第5页
资源描述:

《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七章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一、造林密度的意义造林密度*:Ø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也叫初植密度经营密度*:Ø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单位面积上立木的数量,也常用立木断面积等的百分比来表示。林分密度的基本形式•株数密度;林分平均直径导算的密度;树冠投影面积导算的密度;树冠竞争因子导算的密度;以树木面积比导算的密度;以树冠表面积导算的密度;以林木间距导算的密度;以平均树高导算的密度。密度的意义:v造林密度与林分形成的速度延续影响到林分的生长、发育、稳定性、林分的产量、质量和生态效益、造林成本、

2、种苗量、整地工程量、后期抚育管理工作量和资金投入有关系。研究造林密度的意义在于:–充分了解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以及该群体内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使林分整体在发育过程中在人为措施控制之下始终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这种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各个个体有充分的发育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空间,又使群体影响环境、协调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林分高生产力、高稳定性、高生态效益的目的。二、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一般来说,密度与造林成活率无关,具有群状配置时有影响,在立地条件差而成活率较低时可

3、适当增加造林密度,但是不能滥用。1、密度对郁闭的影响•造林密度大,郁闭早,反之则晚。•郁闭的早晚与树种、立地、经营条件有关。•郁闭早,可以减缓杂草与林木的竞争,但是郁闭过早,会引起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造成林木后期生长不良(树冠发育受阻),速生的阳性树种表现得更为突出。•极端干旱条件下,不能要求树冠早郁闭,只考虑根系郁闭或林木个体的水分营养面积。2、密度对干、枝、叶量的影响•密度增加,叶量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数量后叶量几乎保持不变。•如果始终保持密度不变,随林龄增加,林分的总叶量也不变,单株的叶量也不变

4、,会影响到林木的直径和材积生长•林分密度越大,地上部分的总生产量中,枝条所占的比例越小,干材所占比例越小,径级也越小。兼顾用材时要考虑工艺成熟时的材种规格。3、密度对树冠生长发育的影响•密度对树冠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密度越大,平均冠幅越小。密度较高的林分冠幅生长较早衰。•各种不同密度林分的平均冠幅到一定年龄后,各自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再有太大的变化。N=10000/(CWS)4、密度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密度过大,会影响到林木的根系发育,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小,垂直分布也浅,甚至全林地的总根量也少。

5、•一般来说,随密度增加总根量、各级根量度减少。5、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较为复杂,研究结论不太一致。•“有越密越高的趋势”,英国学者。•“低密度的林分具有较高的高生长”,丹麦学者。•“在一定的、较稀的密度范围内,由稀到密,促进高生长,在过密的情况下,增加密度,抑制高生长”,苏联学者。密度对高生长的一般规律1•高生长对密度的反映与树种的喜光性、分枝特性、顶端优势有关。•较耐阴的树种、侧枝粗壮、顶端优势弱的树种,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有促进高生长的作用。密度对高生长的一般规律2

6、•不同立地条件,特别是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可能使林木对密度有不同的反映。过稀时杂草的竞争作用使树木生长受阻,过密时树木之间对水分的竞争使树木生长受阻。在湿润的地方密度对高生长作用不甚明显。密度对高生长的一般规律3•密度对高生长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林木所处的密度范围。喜光速生树种,高密度抑制高生长,但在造林初期,适当加大密度可以促进高生长。密度对高生长的一般规律4•一般来说,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作用,要比其它指标的影响作用小。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不大。•例子:•杉木100-300株/亩,马

7、尾松100-900株/亩,林分平均高无明显差别。6、密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在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密度对胸径的作用随林龄而增加。•密度对直径生长的影响与林木个体的营养面积有关,与冠幅、叶量的影响相一致。CWD=a+bDReinekeN=aD-blogN=a-blogDa、b-参数;N-单位面积株数;D-林分平均直径他研究了14个树种之后,得到logN=-1.605logD+KK-因树种而变的常数7、密度对材积生长的影响•单株材积:V=(π/4)D2HfV-单株材积;D-直径;

8、H-树高;f-形数;单株材积与密度:1/V=AN+BV=KN-aV-单株材积;N-株数;A、B、K、a-参数•D随密度增加而减小,f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例:苏联欧洲松,2500→30000株/hm2,f由0.618→0.689;杉木林,250→4250株/hm2,f由0.454→0.553•密度对单株材积的作用规律与直径相同,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8、密度对蓄积量的影响M=VNM=(π/4)D2HNfM=KN1-a=KN-b1/M=A+B/NN-株数•蓄积量与单株材积、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