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建筑色彩学论文

选修课建筑色彩学论文

ID:12774124

大小:8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9

选修课建筑色彩学论文_第1页
选修课建筑色彩学论文_第2页
选修课建筑色彩学论文_第3页
选修课建筑色彩学论文_第4页
选修课建筑色彩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修课建筑色彩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色彩学学校: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对青岛住宅建筑色彩的赏析【摘要】中国城市居住建筑的外观色彩日渐丰富,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建筑色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青岛因为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脉,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城市色彩。运用色彩地理学理论,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历史入手,采取对部分住宅小区实地考察,分析青岛住宅建筑的造型和色彩特征,为青岛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提供基础资料。【关键词】青岛;住宅建筑;色彩;赏析青岛是一个用色彩来命名的城市,与色彩有着天然亲昵的关系。康有为先生“红瓦、绿树、碧海、青山”的经

2、典评价,更是无意中概括了青岛的地方色谱,呈现出其城市色彩独特的个性面貌,成为一张家喻户晓的城市名片。(图一:五月的风)20世纪6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科罗创立“色彩地理学”理论,指出建筑色彩的地域性与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人类、人种、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成型和发展,这些要素都导致了不同的色彩表现。城市居民住宅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风格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居的建筑形态和色彩运用,最能体现青岛建筑特色的也是青岛的住宅建筑。一、自然地理条件方面1.气候特点。青

3、岛气候的基本特点是:“春迟、夏凉、秋爽、冬长”。由于受海洋环境直接调节的影响,气候主要显示为诸多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征: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季节感受不同的色彩。而强烈的日光会降低建筑色彩的纯度,柔和的日光使色彩显得比较鲜艳,所以光照资源比较丰富的青岛,城市色彩大胆热烈,光色灿烂。(见图二)图一2.独特的地理环境。青岛位于山东省东南端,一面山峦起伏,三面碧海环抱,濒临黄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作为海滨城市,青岛山、海、城浑然一体,在中国是少有的。自然造就了青岛三面环海的海滨丘陵地

4、貌,从海上看青岛,碧海映着蓝天自成海天一色,绿树衬托着红瓦更显独特风韵。图二3.地方材料。地方材料的使用,是建筑地域特征最直观的表现。青岛有着丰富的花岗岩资源和历史悠久的石作技艺。栈桥是青岛的标志,全部使用巨大的花岗石砌成。花岗石自身的成分很多,有云英、黑云母、角闪石及长石等矿物,经过色彩的空间混合,远看效果丰富、含蓄而沉着。这些地方材料的基本建构关系,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青岛建筑的一大特色。(见图三:栈桥)二、社会人文条件方面1.青岛名称的由来。青岛“原来只是个小小渔村,位置靠近胶州湾入口附近的小岛,因这个小岛的

5、郁郁葱葱而得名”。文献上最早可见“青岛”的地名是明万历年间即墨县令许铤在《地方事宜议》中指出:“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崖,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这里的“青”即前海中的“小青岛”。与“小青岛”相对的陆地村庄被称为“青岛村”,即今日青岛的发源地。可见青岛的名称最早是因为小青岛图三的树木葱茏而得来,与色彩紧密相关,说明色彩对这个城市的深刻影响。2.青岛的历史文化。青岛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相比,历史并不是那么悠久,但它作为近代中国的大都市,作为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

6、会直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见证,青岛是近代人文史迹的富集地,近现代建筑的荟萃地,传统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城区的交汇地。青岛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始建于德占时期(1897~1914)。德占早期,建筑外墙色彩多以米黄色为主,建筑多以独立式的布局出现。德占时期的庭院式住宅构成青岛区居住建筑的主体,建筑体量不大,造型自由活泼,以德意志传统形式为主调,并拥有较大的院落以作绿化之用。在建筑材料运用方面,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建筑多用石料,如花岗岩、闪绿岩,墨灰色石等青岛地区特有的石料资源,加以严格的建筑施工规范,使建筑质量普遍优

7、良。房屋设计多样化又有一定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在很多建筑采用红瓦、黄墙、石基风格,屋顶富变化,屋瓦样式多变。加以良好的绿化,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产生和谐的建筑艺术效果。比如总督官邸,Gelpcke别墅等。(图四:总督官邸)3.青岛的住宅建筑及其色彩。3.1青岛古典住宅建筑及其色彩。独具青岛特色的早期民居—里院住宅建筑形式和色彩最初的青岛民居,以中国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主,以自然村落为单位散布在沿海一带,采用青砖、黑瓦或草屋顶。里院住宅的建筑形制属于天井式居住大院,也可称之为合院式集合住图四宅;里院住宅的设

8、计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符号,也运用西方建筑形式,是中西文化合璧的独特建筑。建筑沿街外立面多装饰山花、线脚等,墙面多用石材。在德占时期,大多数里院住宅用花岗岩剁斧石或普通石材做墙基,墙身在窗台以下为花岗石,以上为混水砖墙,砖檐口,外墙多刷黄色墙灰。除了大部分灰浆饰面的外墙外,有些里院是以清水砖砌筑墙体。青砖表现出古朴的风格,带有浓厚的中国南方韵味。还有体现青岛本地特色并带有西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