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算考试精算师简介

精算考试精算师简介

ID:12774562

大小:92.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7-19

精算考试精算师简介_第1页
精算考试精算师简介_第2页
精算考试精算师简介_第3页
精算考试精算师简介_第4页
精算考试精算师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算考试精算师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精算师简介    精算师是运用精算方法和技术解决经济问题的专业人士,是评估经济活动未来财务风险的专家。精算师的传统工作领域为保险业,在这个行业,精算师主要从事产品开发、责任准备金核算、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等重要工作,确保保险监管机关的监管决策、保险公司的经营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随着精算科学的发展应用,精算工作的领域逐步扩展到社会保险、投资、社会保障、人口分析、经济预测、金融监管等领域。随着世界各国保险业、社会福利业以及咨询业的迅速发展,精算师在世界各国已成为一种热门的诱人职业。二、精算体系:世界精算师体系有

2、北美精算师,英国精算师,日本精算师,中国精算师四个体系。  中国精算师考试从1999年开始实施。2000年12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次面向社会举办了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中的六门课程考试,共474人报名参加。中国精算师考试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成都等城市设有考点。凡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力的人都可报名参加。47  遵循国际惯例,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两个层次:准精算师和精算师。准精算师考试内容为精算人员必须掌握的精算理论和技能,精算师无知识,精算师考试要求以精算实务为主,设计财务会计制度、社会

3、保障制度、保险法规等。  三、中国精算师考试准精算师共有9门课,正精算师共有5门课。只有准精算师考试、正精算师考试课程都全部通过,并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才能拿到正精算师资格证书。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部分。准精算师部分考试共九门必考课程,考生通过全部九门课程考试后,将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精算师部分考试计划设置十门课程,其中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的考生,通过五门精算师课程的考试并满足有关精算专业培训要求,答辩合格后,才能取得"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我们计划从2000年-2005

4、年,先举行准精算师部分的考试,待条件成熟后,将举办精算师部分的考试。  在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对取得"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者,还需经过特别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以"精算师"名义在商业保险机构中执业。  中国精算师考试课程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准精算师资格考试,第二层次为精算师资格考试。47  准精算师考试目的在于考察考生对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和技能的掌握,并涉及基本保险精算实务,考试课程共设9门,均为必考课程。  精算师考试课程共10门,其中3门必考课程,2门选考课程,考生必须通过3门

5、必考课程、2门选考课程的考试。3门必考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保险公司运营管理、财务、投资以及中国保险业法规、税收、财务制度等。2门选考课程则为保险业务的不同方向。  考题形式为标准试题和笔答题,考试采用学分制。考生通过全部基础课程考试,获得270学分,可以获得准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精算师高级课程考试共130学分,90学分必考学分,40学分选考学分。考生在通过全部课程的考试后,还需有专业训练要求,考生要请一名资深的中国精算师指导,在专业领域工作两年,并有一篇专业报告,经答辩合格后,方取得精算考试合格证书。  四、准精算

6、师考试基础课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考试时间备注  001数学基础Ⅰ303必考  002数学基础Ⅱ303必考  003复利数学202必考  004寿险精算数学504必考  005风险理论202必考  006生命表基础303必考47  007寿险精算实务303必考  008非寿险精算数学与实务303必考  009综合经济基础303必考  精算师考试高级课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考试时间备注  011财务303必考  012保险法规303必考  013资产/负债管理303必考  014社会保险203选考  01

7、5个人寿险与年金精算实务203选考  016高级非寿险精算实务203选考  017团体保险203选考  018意外伤害和健康保险203选考  019投资学203选考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考试指南  第I部分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  准精算师部分科目01~09  01数学基础Ⅰ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47  考生应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和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A.微积分(分数比例约为60%)  1.函数、极限、连续  2.一元函数微积分  3.多元函数微积分  4.级数 

8、 5.常微分方程  B.线性代数(分数比例约为30%)  1.行列式  2.矩阵  3.线性方程组  4.向量空间  5.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6.二次型  C.运筹学(分数比例约为10%)  1.线性规划  2.整数规划  3.动态规划  参考书目:  1.《高等数学讲义》(第二篇数学分析)樊映川编著47高等教育出版社(本书可网上购买)或其他包含内容A的高等数学教材  2.《线性代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