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doc

《背影》教学设计.doc

ID:12793708

大小:8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9

《背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背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背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背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背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背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背影教学设计背影东河乡中学:韩丽君一、概述《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它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的亲子之爱,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是表现“至爱亲情”的典范。它的构思精巧,是叙事与抒情结合散文的代表篇目。学习好这篇文章对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现代散文有重要影响作用。现代散文的教学,既担负有阅读教学的任务,又有情感教育的使命,甚至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写作教学的指导。所以,我们的教学既要关注其文学表达,又要关注其思想情感,两者不可偏废。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写法,同时对写作中如何叙事写人

2、进行指导。在此基础之上,关注思想情感的表达,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给9个多音字、生僻字的注音并正确认读。(2)结合注释,准确说出11个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3)说出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背影)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抓住文章描写的重点,分析“背影”在表现父子情深上的作用。(2)能够在朗读、合作中体会情感,理解主旨。(3)能够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品味包含深情的人物语言,分析文章怎样运用朴实无华、简洁洗练的语言展现人物的精神境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9背影教

3、学设计(1)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三、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说出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背影)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2)能够在朗读、合作中体会情感,理解主旨。2、教学难点(1)能够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品味包含深情的人物语言,分析文章怎样运用朴实无华、简洁洗练的语言展现人物的精神境界。(2)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四、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东河中学八年级(3)班的学生;2、学生在七

4、年级时进行过大量的现代文阅读训练,因此阅读理解能力较高,对于《背影》类回忆性散文更加容易理解。3、亲情题材的文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几乎每天都感受着父爱,因此学生对学习这类题材的文章有较浓厚的兴趣。4、20%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欠缺,更加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设计的基本理念,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我采用整体把握——重点研读——拓展延伸的教学步骤,通过不同的朗读形式,加深对课文的了解、理解、把握。通过幻灯片等多媒体

5、信息,有效的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同时它的直观可感,视觉空间的变换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享受父母之爱,回报父母之爱的思想品格,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演示教具:多媒体教室,投影仪9背影教学设计教学支持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在互联网上收集介绍朱自清的图片资料、下载《背影》课文录音、下载歌曲《懂你》。七、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

6、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二)写作背景《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

7、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1、听课文录音。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补充明确:两年前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4、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学生朗读课文,自主思考,教师补充明确:线索:背影人物:我的父亲9背影教学设计主题:父爱5、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学生快速朗读相关段落,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教师做必要补充和明确: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父子离别6、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请从课文

8、中圈画出来.学生分小组积极讨论,教师明确:<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