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高粱品种区试实施方案

2007年国家高粱品种区试实施方案

ID:12798830

大小:321.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9

2007年国家高粱品种区试实施方案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2007年国家高粱品种区试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国家高粱品种区试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鉴定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品质,客观评价品种特征特性及生产利用价值,为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品种布局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高粱育种反馈信息。二、主持单位及负责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主持,负责人邹剑秋。三、试验组别、汇总单位及负责人本年度国家高粱品种区域试验设春播早熟组、春播晚熟组、能源/青贮组、饲草组和酿造组共5个组,各组汇总单位和负责人详见表1。四、参试品种及承试单位参试品种和承试单位详见表2、表3五、试验设计(一)区域试验田间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行长5米

2、,小区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收获时,去掉两侧边行(两侧各1行),收中间数行计产。(二)生产试验田间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小区面积100平方米。实收小区产量。六、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指定单位及联系人(一)指定单位抗丝黑穗病鉴定由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负责。品质分析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负责。(二)联系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王艳秋通讯地址:沈阳市东陵区东陵路84号,邮编:110161电话:024-31029903,024-31021016。七、试验要求-9-(一)供种1、试验用种参试单位按试验方案规定的参试品种

3、提供种子。每试验点每个区试品种和每个生试种子量不少于1公斤,并提供种子发芽率、栽培要点等技术数据。对照品种由指定单位提供,供种要求同试验用种一样。试验用种于4月10日前(酿造组在3月10日前)寄到承试单位。2、抗性鉴定用种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抗丝黑穗病鉴定,种子由参试单位提供,每品种数量不少于200克。抗性鉴定用种于4月10日前寄到主持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3、品质分析样品用种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必须进行品质分析,种子由参试单位提供,每品种数量不少于200克。品质分析用种子于4月10日前寄到主持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

4、,主持单位统一采样并进行品质分析。粒用品种品质分析测试项目包括蛋白质、赖氨酸、单宁、淀粉含量等;能源/青贮及饲草组品种品质分析测试项目包括茎叶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氢氰酸含量等。4、试验用种不得提供包衣或经过处理的种子,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二)试验地选择及试验管理选择土壤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作试验地。播期按当地生产实际确定。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田间管理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试验区内各项管理措施必须在同一天内完成。各重复的播期、施肥量与方法等均应相同。(三)气象资料酿造组气象资料需提供3月-8月的气象资料,其它各

5、组需提供5月-9月的气象资料。(四)观察记载严格按《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标准》进行观察记载(见总结报告中的参试组合特征特性记载),如果高粱丝黑穗病田间发病率超过2%,应立即报告鉴定单位。(四)试验检查主持单位于3月31日前将考察计划报全国农技中心品种管理处,品种管理处根据各作物情况落实有关人员对试验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五)产量结果-9-1、粒用高粱:按本方案中的收获面积实测小区产量(详见本方案“五、试验设计”)。2、能源/青贮甜高粱:可一次收获也可二次收获,收获时间应与当地青贮时间相同。收获面积与粒用区试相同,即:去掉两边行,收中

6、间数行鲜重和籽粒(鲜茎叶),实测小区产量。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黑龙江农科院作物育种所、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北京德农种业赤峰分公司、广东佛山大学6个单位同时对每个品种在乳熟末期下数第7节中间部位测量茎秆含糖锤度。茎、叶(把叶打掉,叶鞘拿掉)、叶鞘、粒分别称重。3、饲草高粱:每次刈割时,以对照皖草2号抽穗期为准,割后留茬高度为15—20厘米,收获面积同上。(六)总结报告1、各承试单位在出苗后(约6月上旬),将试验落实情况及苗情汇报给汇总单位及主持单位。2、各承试单位于当年11月底前按《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年终报告书》填好后,报

7、送各组试验汇总单位,同时提供电子板,春播早熟组:gsj5678@163.com,春播晚熟组和酿造组:lnsnkygls@yahoo.com.cn,能源/青贮组和饲草组:zfy5607@163.com。汇总单位于12月20日前写出各组试验汇总书面材料寄(送)主持单位,同时用E-mail发送。主持单位将各组试验总结核定后,以A4纸,用E-mail发给全国农技中心品种管理处(qiujun@agri.gov.cn)。各承试单位、汇总单位的试验总结用E-mail发给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lnsnkygls@yahoo.com.cn)。3、主持单位于11月

8、底前将抗丝黑穗病鉴定结果发送各汇总单位,以便各组汇总。七、其他事项试验特殊要求,由试验主持单位和汇总单位函告有关单位。-9-表1 国家高粱品种区域试验组别、汇总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