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模块综合检测二 人文地理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模块综合检测二 人文地理

ID:12805510

大小:1.36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9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模块综合检测二 人文地理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模块综合检测二 人文地理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模块综合检测二 人文地理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模块综合检测二 人文地理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模块综合检测二 人文地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模块综合检测二 人文地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块综合检测(二)人文地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5年全球总人口约为73亿,其中中国和印度分别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9%和18%。预计到2022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读2015年中国大陆和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按10岁一个年龄段分组B.M、N两处凹陷分别是人口大量外迁和人口政策影响形成的C.F人口高峰的形成与E人口高峰有密切关系D.我国大陆人口老龄化现象没有印度明显2.预计到202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这说明(  )A.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快,吸引了大量外

2、来劳动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B目前印度人口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C.印度医疗卫生水平比中国高,人口死亡率比中国低,净增人口多D.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每年净增人口少解析:1.C 2.B 第1题,图中共划分了17个年龄组,按10岁一个年龄段分组,最大年龄组为161~170岁,明显错误,应该是按5岁一个年龄段分组;M处为31~35岁和36~40岁两个年龄段,这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口,该时期我国大陆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E、F两年龄段相差约20岁,最有可能是E年龄段人口进入生育年龄后生育的子女又形成了人

3、口高峰;由图可知,我国大陆人口老龄化现象比印度明显。第2题,预计到202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说明目前印度人口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B项正确。印度是世界人口超级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工资低,不可能再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目前,印度总人口比中国少,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远超中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于中国,但印度人口死亡率比中国低并非因为医疗卫生水平比中国高,而是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死亡率较高;中国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较多。(2018·山东部分重点中学测试)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

4、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3~4题。3.图中信息反映(  )A.2015年前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与所占比重呈正相关B.未来的几年内我国会出现劳动力严重不足现象C.2015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D.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4.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现状,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吸引外来移民迁入 ②提高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③延迟退休年龄 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⑤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④解析:3.C 4.B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前劳动适龄人口的

5、年增长率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而劳动适龄人口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二者并不呈正相关,故A项错误;2015年以后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转化为老龄人口,而只有一小部分人口转化为劳动人口,导致劳动适龄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即2015年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故C项正确;劳动适龄人口数=总人口×劳动适龄人口所占比重,虽然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但由于总人口数仍在增长,所以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并未达到最大值,未来几年我国劳动力短缺并不会太严重,故B项、D项错误。第4题,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劳动力逐渐出现短缺的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的

6、现代化水平,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也可以延迟退休年龄,以缓解劳动力不足现状;还可以通过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增加人口出生率,大约二十年后这些新出生人口转化为劳动力,可以缓解未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故B项正确。吸引外来移民迁入会加剧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不符合我国国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劳动力需求量会增大,从而加剧劳动力资源不足问题。居住与就业一直是社会的基本需求,更是城市的基本功能活动,其空间配置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读我国某城市的居住-就业空间基本结构图,回答5~6题。5.该城市居住扇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得益于(  )A.区域内环境优美B.城市内放射

7、状路网的发展C.区域位置离市中心较近D.城市内环状路网的发展6.随着城市功能区分异日趋明显,人口在各功能区间的流动也日趋频繁,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人口在城市内部各功能区间的流动主要依赖家庭小汽车B.人口在住宅区与就业区间的流动主要发生在中午前后C.人口在城市内部各功能区间的流动主要依赖城市公共交通D.人口在商业区与住宅区间的流动主要发生在上午解析:5.B 6.C 第5题,图中居住扇分布呈现由市中心向外延伸的特点,其形成与城市放射状路网的形成和发展有关。第6题,城市内部各功能区间的人口流动主要依赖城市公共交通;人口在商业区与住宅区间的流动主要发生在早上和晚上

8、上下班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