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邦布金矿地下采矿方法设计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邦布金矿地下采矿方法设计

ID:12812131

大小:7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9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邦布金矿地下采矿方法设计_第1页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邦布金矿地下采矿方法设计_第2页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邦布金矿地下采矿方法设计_第3页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邦布金矿地下采矿方法设计_第4页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邦布金矿地下采矿方法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邦布金矿地下采矿方法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汉工程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邦布金矿地下采矿方法设计专业班级11级采矿工程(01-03)班学生指导教师成绩说明书页插图幅表格个程序个二O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武汉工程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系别环城院专业班级采矿工程11级(01-03)班学生一、课题名称邦布金矿地下采矿方法设计二、设计条件1、矿山自然及经济条件西藏自治区加查县邦布金矿位于加查县西南部,行政区划隶属加查县洛林乡及拉绥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92°27′43″~92°28′50″、北纬28°59′45″~29°00′31″,面积17.6km2。矿区距拉萨市360km,距山南地区驻地泽当镇180km,距

2、西藏贡嘎国际机场290km,距加查县25km。矿区至加查县城为乡村Ⅳ级公路,加查县城至曲松县城为砂石路,曲松县城至拉萨市(西藏自治区首府)为柏油路。矿区交通方便。矿区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段的二级支流源区。区内地形切割强烈,山脉主体走向与雅鲁藏布江平行,呈东西向展布,次级山体及支流水系呈南北向展布。自北而南,地形呈驼峰状,南侧为喜玛拉雅山系北麓,北侧为冈底斯山脉的南缘组成部分。矿区海拔高程在3700~4900m,最高海拔高程4947m,最大相对高差1247m,属高原高山低谷地形。本区气候属高原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的过渡带,以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垂直分

3、带明显为特征。年平均气温10℃~16.3℃,平均最低气温-4℃~0.9℃,最高气温17℃~19℃;年平均降雨量636.9mm。每年的十月至翌年四月份为该区的风季,多东南风;7~9月份为雨季,常有短时间大雨或暴雨,造成山洪或泥石流暴发,冲毁道路和桥梁。高山地带即使炎夏也多为“高雪低雨”或雹、雪、雨混杂的自然景象。特殊的地形、气候条件,使区内的土壤、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海拔3200~3600m之间,属灌丛植被覆盖区;3600~4100m之间为阔叶林、针叶林及半旱生河谷灌丛混交带;4100~4900m为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带。海拔在4200m以下为森林、

4、灌木丛及山地耕作带,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及支流河谷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农、林、牧业发展。本区经济以农牧业为主,林业、轻工业及商业在该区的经济基础中占有一定份额。农业种植作物有青稞、冬小麦、碗豆、土豆、油菜等经济作物;林业集中于雅鲁藏布江两岸的低山区,属于松、柏、桦、柳、杨、针阔叶混交林带,产少量的苹果、桃、核桃等水(干)果及木材;牧业主要分布于4200m以上的山岭地带及高原湖盆、沼泽等地区,养殖有牦牛、绵羊、山羊、马等家畜。区内产出的名贵药材主要有冬虫夏草、麝香、贝母、雪莲及龙胆花等。区内工业不发达。仅建有小型水利发电站—座,为30KVA发电机,

5、仅供当地村民照明用电。矿区距曲松县城不远,生产生活用电可连接曲松电网。矿区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能满足矿区生活、生产需求。个体修理业及传统手工制造业规模小、分布零散。文化、教育、卫生状况相对落后。县城有初级中学,乡级有完小。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区内人口主要分布于自然条件较好,交通较方便的地区。居民以藏族为主,县城内居住有少数汉族和回族。总之,工作区内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劳动力主要依靠外援。矿山生产建设所需的原料及燃料、建筑材料,一般可从加查县城、泽当镇(山南地区驻地)和拉萨市等地购买,部分生产物资需从内地省份购买。2、矿山地质条件矿体赋存条件:矿区共有

6、4个矿体,编号为Ⅰ、Ⅱ-1、Ⅲ和Ⅲ-2号。由于Ⅰ和Ⅲ-2号矿体不满足开采技术条件,本设计开采对象是Ⅱ-1和Ⅲ号矿体,同时兼顾其它矿体将来开采。Ⅲ号矿体位于矿区中部,沿F7断裂带呈北西西向335°方向展布,北高南低,地表出露较明显,延伸规模大,金矿体主要由石英脉组成;矿体倾向218°~255°,倾角26°~45°;矿体长度584m,沿倾斜方向斜长179~364m;矿体厚度为1.86~6.58m,平均厚度3.74m,厚度变化系数49.03%,厚度变化稳定;矿体品位1.56~21.67×10-6,平均品位7.79×10-6,矿体品位变化系数69.76%,品位变

7、化均匀。Ⅱ-1矿体位于矿区中部,Ⅲ号主矿体的北西侧,地表沿走向控制矿体长度274m,沿倾向控制斜深135~204m,呈北东28°方向展布,矿体产状290°~310°∠38°,受北东向F4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北东端与Ⅲ号主矿体交汇;矿体受到不同程度剥蚀;Ⅱ-1号矿体单工程矿体厚度0.66~1.21m,平均厚度0.83m,厚度变化稳定;金品位地表为1.08~6.81×10-6,深部为1.48~6.11×10-6,平均品位3.99×10-6,金品位变化系数73%,品位变化均匀。矿体向深部有品位增高、厚度增大之趋势。工程地质条件:矿体围岩为含炭绢云千枚岩夹薄层变

8、长石石英粉砂岩,裂隙发育频度3~5条/m,岩体中等完整。矿体顶、底板多发育构造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