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

ID:12834681

大小:1.72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9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_第1页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_第2页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_第3页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_第4页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XX/TXXXXX—XXXX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MethodsforquarantineandidentificationofHyphantriacunea(Drury)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XX/T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SN/T1374-2004《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

2、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高华、梁靓、李毅然、潘亚勤、李卫民。13XX/TXXXXX—XXXX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美国白蛾的检疫鉴定。2 原理美国白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白灯蛾属(Hyphantria)。以幼虫取食树叶,寄主广泛,包括林木、果树、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370余种,其中主要危害多种阔叶树。其成虫大多产卵于寄主树冠周缘近端叶背,幼虫孵出即

3、吐丝做网幕在内群集危害,多数计六龄或七龄。老熟幼虫寻觅树皮裂缝、树洞、树下土块、瓦砾、枯枝落叶、包装物及建筑物缝隙等隐蔽处化蛹越冬。该虫有黑头型和红头型之分。五龄以上幼虫有很强耐饥力。成虫有一定飞翔能力和趋光性。这些习性使该虫很容易随木材、带叶苗木等相关货物及其包装物借助运输工具扩散。五龄以上幼虫和蛹是该虫远距离传播的主要虫态。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形态特征是本标准鉴定方法的依据。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广泛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南部,南至墨西哥。1940年传入欧洲,首先在匈牙利发现。1945年传入日本。1958年传入韩国,后经韩国传入朝鲜。1979年在中国辽宁省东部

4、地区发现,是中国重要的外来入侵物种。1982年和1984年先后又在山东省和陕西省发现。近年来北京、河北省也有美国白蛾发生的报道。3 仪器、用具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测报)灯、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镊子、剪刀、昆虫解剖针、昆虫针、指形管、毒瓶。4 试剂、材料及用途4.1 冰乙酸一份、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六份、95%乙醇15份、蒸馏水30份混匀,用于幼虫、蛹标本保存[或纯白糖3g、40%甲醛(福尔马林)5mL、冰乙酸5mL、甘油10mL混匀,对保存幼虫体色有一定效果]。4.2 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一份、蒸馏水17份~19份混匀,用于卵的保存。4.3

5、 二甲苯,用于观察翅脉时翅的透明。4.4 70%乙醇、无水乙醇、5%氢氧化钾,用于成虫外生殖器处理。4.5 阿拉伯胶12g、冰乙酸5mL、水合氯醛20g、50%葡萄糖水溶液5mL、蒸馏水20mL,先将阿拉伯胶放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待完全溶化后,用人造纤维棉过滤。加入冰乙酸、水合氯醛、葡萄糖水溶液充分搅匀,用于外生殖器玻片标本封片。13XX/TXXXXX—XXXX1 现场检疫1.1 确定进境运输工具及相关货物是否来自或过境美国白蛾疫区。1.2 详细检查运输工具、货物及其包装物、铺垫材料的内外、缝隙、角落、原木的粗皮、裂缝、树洞、栽植苗木的茎枝、叶面等。1.3

6、 在运输工具及相关货物集散场,设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测报)灯诱集成虫。1.4 将检查获得的成虫、幼虫、蛹及卵块放入相应器皿或保存液内保存。2 实验室检验2.1 将现场检疫所获得的各虫态标本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2.2 取下成虫腹部末端,在70%乙醇中浸一下,再放入5%氢氧化钾溶液中,煮沸5min~6min,清水漂洗,用镊子和解剖针剔除多余部分,剩下完整的外生殖器;封片,置生物显微镜下观察。2.3 现场检疫获得的如是活的卵块或幼龄幼虫,置养虫箱内(25℃、RH70%~80%、透光)饲养至老龄幼虫、蛹或成虫观察鉴定。2.4 做好标本保存。3 美国白

7、蛾鉴别特征3.1 灯蛾科主要形态特征成虫后翅Sc+R1脉和Rs脉有长距离愈合;幼虫体生毛瘤,毛丛浓密,毛长短比较一致;蛹有丝质茧。3.2 美国白蛾型的区别3.2.1 黑头型幼虫头和背部毛瘤黑色,五龄以前在网幕内昼夜取食,网内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另处织一新网。六龄幼虫脱离网幕分散危害,不再织网。成虫均产卵于叶背,卵块100%单层排列。3.2.2 红头型幼虫头和背部毛瘤桔红色,不离开网幕生活。后期幼虫昼栖夜食。网幕大,有时包被整个树冠。成虫多数产卵于叶背(约占88%),少数产卵于叶面(约占12%)。卵块多为双层或多层(约占64%),少数为单层(约占36%)。3

8、.2.3 两型的蛹、成虫形态鉴别特征无明显差异。3.3 成虫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