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实验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实验诊断

ID:12848953

大小:563.0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9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实验诊断_第1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实验诊断_第2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实验诊断_第3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实验诊断_第4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实验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实验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诊断学基础实验诊断第一单元血液的一般检查一、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一)参考值血红蛋白(Hb)男:120~160g/L;女:110~150g/L。  红细胞(RBC)男:(4.0~5.5)×1012/L;女:(3.5~5.0)×1012/L。(二)临床意义1.贫血分级及其血红蛋白值贫血分级血红蛋白(Hb)值轻度>90g/L中度60~90g/L重度30~60g/L极重度<30g/L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1)贫血的诊断标准: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2)生理性减少:见于妊

2、娠中、后期,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老年人(3)病理性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如叶酸及(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所致的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些慢性疾病。②红细胞破坏过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如异常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③红细胞丢失过多:如各种失血性贫血等。3.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1)绝对性红细胞增多:①继发性:生理性见于新生儿、高山居民;病理性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②原发性见于真性红细胞增

3、多症。(2)相对性红细胞增多:见于大量出汗、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大面积烧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崩症等引起的血液浓缩。  第16页诊断学基础    4.红细胞形态异常(大小和形态)的临床意义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一)参考值1.白细胞总数成人:(4~10)×109/L。2.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60%~70%,酸性粒细胞0.5%~5%,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二)临床意义白细胞数高于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的增减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

4、量的影响。1.中性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增多:①生理性见于新生儿、妊娠后期、分娩、剧烈运动或劳动后。②病理性见于:(2)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中性粒细胞减少1感染病毒感染、伤寒、疟疾等2血液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3脾功能亢进肝硬化等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5药物及理化因素损伤氯霉素、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抗甲状腺药物、X线及放射性核素等。(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①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增多,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及早幼粒等细胞,称为核左移。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

5、术、恶性肿瘤晚期等。②核右移: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正常人以3叶者为主,若5叶者超过3%第16页诊断学基础时称为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若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发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2.嗜酸性粒细胞(1)增多: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药物过敏、血清病等。②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③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2)减少: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休克、库欣综合征等。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血液病及某些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6、。4.淋巴细胞:(1)增多:①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鲁菌病。②某些血液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淋巴细胞相对比例增多,但绝对值不增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2)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药物、免疫缺陷性疾病等。5.单核细胞:增多见于①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②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等。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三、血小板检测1.参考值:(100~30

7、0)×109g/L2.临床意义 血小板>400×109g/L称为血小板增多。<100×109g/L称为血小板减少。(1)增多①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大出血及溶血之后、脾切除术后等。②原发性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早期等。(2)减少第16页诊断学基础四、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为外周血内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1.参考值:百分数0.005~0.015(0.5%~1.5%),绝对值(24~84)×109/L2.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计数反映骨髓造血的功能状态(1)增多:骨髓红细

8、胞系增生旺盛,明显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和急性失血性贫血。(2)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  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指标: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患者,治疗前网织红细胞可轻度增多,给予铁剂或叶酸治疗3~5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7~10天达到高峰。治疗后2周逐渐下降。观察病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