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受贿案件调研分析报告

行贿受贿案件调研分析报告

ID:12851093

大小:82.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19

行贿受贿案件调研分析报告_第1页
行贿受贿案件调研分析报告_第2页
行贿受贿案件调研分析报告_第3页
行贿受贿案件调研分析报告_第4页
行贿受贿案件调研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贿受贿案件调研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行贿受贿案件调研分析报告行贿受贿案件调研分析报告(一):行贿案件若干问题调研报告  关于行贿案件若干问题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2-292-01  摘要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含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作为与受贿犯罪相对应的行贿犯罪,已逐步被社会各界所认识和关注。行贿案件的不断发生,侵蚀了国家公职人员队伍,加

2、剧了市场主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打击行贿犯罪的力度,有效遏制受贿犯罪发展的源头,震慑行贿犯罪分子,是加强反腐败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一个重要举措。  关键词行贿案件若干问题  一、行贿案件的特点  1.行贿犯罪的手段主动化、多样化,行贿方式越来越隐蔽。以前行贿多是将财物直接给受贿人,现在一般是间接给受贿人。有事前为特定目的行贿的,也有事后为表示感谢而行贿的;有的打着公开、合法的旗号,把行贿与礼尚往来联系在一起,如逢年过节、生病住院、出国考察、婚丧嫁娶、子女升学之机,送超出正常度的

3、压岁钱、礼金等;甚至有的以赞助、入干股、赠送购物卡、买家电等多种隐蔽的形式行贿赂之实。  行贿受贿案件调研分析报告(二):南京市行贿犯罪及行贿行为专题调查报告  南京市行贿犯罪及行贿行为专题调查报告作者:李静  来源:《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2012年第06期  近几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贿赂犯罪一直占据很大比例,数量上呈现出逐年攀升趋势。行贿是诱发受贿犯罪、滋生腐败的直接原因。为从源头上进一步遏制和减少贿赂犯罪发生,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行贿犯罪和行贿行为专题预防调查。  一、全市行贿犯罪和受贿犯罪相对行贿行

4、为的发生情况  (一)行贿犯罪的发生情况  2010年至2011年,南京市检察机关立案查处行贿犯罪案件16件16人,其中,法院判决6件6人,作相对不起诉1件1人,其他案件尚在处理中。从法院判决罪名上看,单位行贿罪1人,介绍贿赂罪1人,其他均为行贿罪。判处结果上,被判缓刑二人,被判实刑四人,刑期均在10个月至2年6个月之间。  案发环节和主体上,发生在征地拆迁领域达11人,占被查处行贿犯罪嫌疑人的67.8%,其中七人是无业人员,充当“拆托”或“被拆迁户”,两人是包工头,长期挂靠其他有资质公司承揽房屋拆除工程,其他两人分别为国企管理

5、人员和私企“一把手”;发生在组织人事环节一人,该公务人员向上级领导行贿以谋求职务晋升;发生在行业监管审批环节两人,分别为无业人员和私企“一把手”;发生在物资采购环节两人,均是私企负责人。从中看出,行贿犯罪主体以无业人员和私企负责人为主,占87.5%。  (二)行贿行为的发生情况  2010年至2011年,全市已判决受贿犯罪案件138件140人,判决书认定行贿人579人,其中被以行贿罪立案查办11人,仅占1.9%。判决认定的行贿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行贿主体涉及面广,以非公企业和个体人员为主。就南京地区受贿案判决中认定的行贿人

6、,非公企业人员329人,占总人数56.8%,个体人员147人,占总人数的25.4%,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行贿现象也不容忽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3人,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40人,两者共占17.8%。行贿人中既包括单位负责人、中层干部,也包括一般工作人员和普通群众,涉及面广泛。  2.发案领域普遍化,工程建设领域行贿现象严重。工程建设因投入巨大、利润丰厚且潜规则盛行而行贿现象最为严重,并突破传统建筑行业向高校、邮政、街道、排水等行业领域渗透。该领域行贿人336人,占行贿人总数的58%,是目前行贿发生的“重灾区”。行贿

7、领域正日益广泛化,不仅存在于工程建设等经济领域,而且已向政治、人事、教育、医疗、交通、传  媒、化工、电力等多领域、多行业渗透扩散,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正成为行贿犯罪的主要目标。  3.行贿次数多、金额高,行贿手段多样化。“一人行贿多人、多人行贿一人”相互交织,单人行贿次数最多的是一对一行贿82次,行贿累计次数最多的是63人向一人行贿248次,单人行贿金额最高达525万元,人均行贿金额达十万余元,行贿金额巨大特征明显。行贿方式突破以金钱行贿的模式,既有购物卡等代币券、高档烟酒、保健用品、治疗床等

8、,更有房屋、汽车等高价商品,股份投资、支付“劳务”报酬、给予商业“回扣”和低价售房等新型行贿,还包括代为支付和帮助报销相关费用等方式。  4.行贿多呈连续状态,节假日行贿现象突出,具有长期性、温和性、隐蔽性。行贿行为呈现出多次连续的特点,如改变以往有事相求时再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