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和哀伤干预技术【精品-ppt】

心理创伤和哀伤干预技术【精品-ppt】

ID:1285557

大小:303.59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7-11-09

心理创伤和哀伤干预技术【精品-ppt】_第1页
心理创伤和哀伤干预技术【精品-ppt】_第2页
心理创伤和哀伤干预技术【精品-ppt】_第3页
心理创伤和哀伤干预技术【精品-ppt】_第4页
心理创伤和哀伤干预技术【精品-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创伤和哀伤干预技术【精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创伤和哀伤干预技术林仕锟心理创伤定义心理创伤:常指日常生活中的与精神状态相关的负性影响,常由于躯体伤害或精神事件所导致,它可以以事件的当事人为载体,但也可能因目睹事件而诱发。萨斯病毒流行20031994年12.8克拉玛依火灾。300多教师学生遇难9.11事件云南地震沙兰洪灾印度洋海啸吉林中百商厦火灾心理创伤的范围危及生命的“天灾”与“人祸”造成的躯体伤害、精神伤害重大生活事件当事人因目睹事件而诱发的后果看似微小、却长期持续的来自家庭内部不良事件和关系所带来的创伤等还有人为所造成:如交通事故、绑架案件等,其他重要事件引发的如十年文革、三年自然灾荒、抗美援朝、内战与台湾之间的对抗造

2、成家庭分离等。再如抗日战争、南京屠杀。----创伤性集体记忆。心理创伤为何需要干预面对巨大灾难,总会有6%到8%遭到心理创伤的幸存者最终选择了自杀临床上许多难治愈的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均与过去创伤未解决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创伤常常会引起儿童的个性缺陷,如:性格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等等因此急性危机干预和创伤后的干预尤为重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心理创伤按时间分为四个阶段在创伤的当时(急性应激障碍)1~2天后1~2周后1~3个月后不同阶段治疗师角色第一阶段:像父母亲第二阶段:像教师第三阶段:像治疗师第四阶段:像哲学家第一阶段:创伤的当时(像父母亲)大脑反应处于原始水平,

3、此时的干预措施也应该是原始的,像父母亲:给受害者吃的或喝的给受害者裹上毛毯等使他们感到温暖(提供住处等)送受害者回家给受害者电话让受害者打电话给家人或亲属帮助受害者找到遗失的财物要点:此时做比说更原始,做更重要第一阶段:创伤的当时此时他们很难作出理智的决定,因此你应该帮助他们……应付警察、记者、保险等给受害者机会谈自己的经历(稍后),但不要催促帮助受害者熟悉周围环境应对失眠和闯入性回忆计划下次治疗干预原则心和心的接触如果可以,以肢体接触受害者(需要观察受害者反应),因为接触是原始的少说多做简单的语言,如:“我在这里可以帮你”不要做缩小事件的影响责备受到创伤的人愚蠢的玩笑(原始状态的

4、大脑不懂玩笑)寻找刺激(满足好奇心,如:问多少人受伤或死亡等等)不公正的猜疑忘记发生的事件应该做的保护受害者,给受害者安全承认事件的影响激活支持系统心理教育(在第二阶段开始)第二阶段:1~2天后像一个教师组织一个团体(8~10个受害者)安静的环境、充足的时间(谈出故事)建立一个共同的叙事环境帮助受害者从异常的记忆(破碎、混乱、无序、片断记忆)转化为正常记忆(编码记忆)促进小组的凝聚和支持帮助受害者解决内疚和怀疑每个受害者所描述的内容是整个事件的一部分,鼓励受害者相互帮助,把整个事件整合起来第二阶段:1~2天后像个教师在每个受害者讲完故事后,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尽可能的具体应对周围

5、环境:朋友、亲属、陌生人帮助受害者解释自责和内疚解释在创伤当时出现的行为(逃跑、发抖等),“你所有的行为都是大脑处于原始水平反应,而不是主观上想好这么做的”第二阶段干预流程图生活是可以预期生活是可以控制生活是公平、公正生活是有意义的我是强大的遭遇创伤不可预期威胁生命压倒一切无助意识不到痛觉没有情绪非常多的行为清晰的意识强壮的身体生存反应易受攻击闯入否认过度唤起重新经历麻木三类症状创伤特点恢复生活的错觉或期望:生活是…生活是可以预期的生活是可以控制的生活是公平、公正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我是强大的这些对生活的错觉是创伤时保护的外壳创伤事件的特点不可预期的威胁到生命的压倒一切的无助的不公平的

6、(不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生存反应(原始的)当人受到威胁或处于危险当时的行为反应搏斗逃跑僵住(使感觉敏锐、肌肉紧张)完全顺从(使凶手松懈)所有的这些行为大脑已经预先设定好了你的选择生存反应意识不到痛苦没有情绪反应(只有在安全的时候才会哭)非常多的行为(忙乱)创伤后的产生症状的原因生活是可以控制错觉的被打破生活是公平、公正的错觉被打破生活是可以预期的错觉被打破我不是脆弱的错觉被打破面对新的问题,大脑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大脑试图自我修复原有生活错觉的外壳被打破是产生症状的主要原因创伤后的症状:三类第一类:过度唤起第二类:重新经历第三类:麻木第一类:过度唤醒害怕愤怒紧张焦虑冲动失眠不信任易激

7、惹注意力集中困难第二类:重新经历恶梦闪回:潜抑梦境中。回避:避免与创伤经历相关事物接触-泛化内疚:自责:片断的图片/声音/气味插入第三类:麻木话多头痛乏力感觉疏离感觉分离抑郁遗忘(这是一种保护机制,不应该和受害者探讨遗忘的内容)创伤后的应对原则对于否认的受害者应该激活他去讨论这个问题任何有助于恢复生活安全感错觉的都是有效的(方法让受害者自己选择)尽量回到旧的熟悉的环境中(不应该去尝试新的事物,因为对新的事物缺乏可控制感,如出去旅游等)使受害者感到公平感是很重要的帮助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